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60章 轻敌冒进
    他们根据信使来时的方向猜到了这次的来敌是谁,故此纷纷紧张起来。

    “走!去太师那!”许多将领开始上马前往此刻阿鲁台居住的地方。

    在那简陋的石城子内,依旧存在了各样的房屋和街道。

    当然,它们无法与南边的城池相比,但依旧是蒙古人此刻最拿得出手的城池。

    他们来到了石城子中心的一处由石墙围起来的院子门前,千户官们得以进入其中。

    石墙内是可以带走的帐篷,它的面积很大,足以容纳上百人。

    坐在其中主位的,是一个穿着肥大窄袖镶边蒙古袍的彪壮中年男人。

    他的长相很符合汉人认知中的蒙古人的长相,盘圆脸,细长眼,留着蒙古人标志性的短须。

    此时的他刚刚听完东南方向信使的汇报,这才知道明军居然越过了自己在南边布置的防线,来到了距离自己不足二百里的地方。

    “去把阿力台、失捏干、也先孛罗他们都叫来!”

    见到帐内来人,阿鲁台吩咐众人去传那些能够主事的人。

    在他们的通传下,阿速、哈喇嗔、舍奴郎等十个部落的头人开始聚集起来。

    阿鲁台的出身并不算好,他是元顺帝麾下阿速卫出身的军官。

    由于阿速卫在镇压元末红巾军时不战而逃引发溃败,因此遭受许多蒙古人的鄙视。

    可即便如此,当阿速卫仍然是元顺帝能调动的少数军事力量之一。

    在元顺帝北逃后,明军持续对北元进行军事打击,加上北元又内讧不止,因此蒙古力量一再削弱。

    这时候,指挥了阿速卫残军的阿鲁台就逐渐崛起,他麾下的原阿速卫士兵也因此形成了阿速特部。

    捕鱼儿海之战后,在明军的持续进攻下,北元逐渐只剩了两个能被明朝重视的大军头,一个是卫拉特的马哈木太师,一个就是阿苏特的阿鲁台太师。

    这两人各自都接受了明朝的封爵,然后吞并其他蒙古部落,而明朝就此称马哈木的势力为“瓦剌”,称阿鲁台的势力为“鞑靼”。

    在阿鲁台的吞并和拉拢下,许多蒙古部落归顺于阿鲁台,就此永谢布蒙古人的雏形就形成了。

    永谢布以阿速特和哈喇慎这两个来自色目人雇佣军的蒙古化后裔为主要核心,并联合蒙古化的西夏人唐古特部,收编云需宫的养鹰人,拉拢一部分南下的布里亚特、巴尔虎和晃豁坛。

    由此形成了以阿速特部为龙头老大,共同以汉语“云需宫”为部族认同的永谢布蒙古人。

    别看他们是凑凑合合出来的部落,但他们却是一直支撑北元的重要支柱。

    “明军来犯,他们的数量不清楚,但我想应该不会太少。”

    面对阿哈喇嗔、舍奴郎、孛来、当剌儿罕等十个部落的万户和千户,阿鲁台讲述着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他们距离我们不足二百里,来的也是时候,刚好挑我和月鲁帖木儿(鬼力赤)闹翻的时候。”

    “我已经向阔连海子(呼伦湖)四周的几个千户发出了军令,他们很快会带着部众聚集到这里。”

    “这么一来,我们手上起码有四万兵马。”

    阿鲁台说着自己的布置,下面的贵族们也开口道:“牧群和妇孺必须先转移,要不然就是我们主动出击!”

    “这次带兵的明军将领是谁?”

    “应该是朱能或者张玉、王义、孟章……”

    “张玉不是已经老迈被调回了吗?”

    “什么时候的事情?”

    “几年前……”

    “王义和孟章是谁?”

    “之前跟哈剌兀他们打仗比较厉害的几个汉人将领。”

    不得不说,鞑靼部的信息十分滞后,他们甚至连张玉被调回都不知道,还以为防守北边的是张玉和朱能。

    至于王义、孟章,如果不是鞑靼部和东边的的兀良哈有往来,恐怕他们都不知道这两人是谁。

    “好了……”

    瞧着他们争论不出结果,阿鲁台直接开口道:“我已经派出了塘骑,明军如果知道我们的驻牧地,应该也往我们这边寻找来了。”

    “当下首要的,是先把部众和牧群转移,以示敌弱来引诱明军追击,最后选择一个地方设伏。”

    阿鲁台也十几年没有和明军交手了,虽然从兀良哈那边获得了不少情报,但他并不觉得这些情报有用。

    兀良哈的战斗力在他们看来,和强大一些的马匪没有区别。

    “徐达、常遇春、冯胜、傅友德、李文忠这群人已经死了,明军那边的将领除了已经当上皇帝的朱棣和他的儿子朱高煦外,其它人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重视的。”

    阿鲁台站了起来,贵族们听闻过后也纷纷起身,不过还是有人提出疑问。

    “朱棣上次领兵灭了兀良哈,这次会不会也是他领兵?”

    “有可能”阿鲁台承认了这种可能,但他依旧镇定:“即便是朱棣领兵来,我们也无需紧张。”

    “南边的明军已经有十五年没和我们交手了,这十五年间我们实力得到发展,他们如果还像之前一样狂妄自大,那只能得到一场惨败。”

    “现在按照我的吩咐,准备引诱他们进入口袋,一举吃下他们!”

    随着阿鲁台定调,很快清州里的部众开始向北边的斡难河迁徙,而阿鲁台也开始召集就近的几个千户,并亲率本部三万骑兵补给了肉干、奶酪等食物,开始向着东南方向进军。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对手是谁,只是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朱棣和朱高煦领兵,那这一场并没有太大难度。

    昼夜奔袭中,阿鲁台与几个千户汇合后,在翌日正午聚集了接近四万的兵马。

    当他们聚集在草原上时,那明晃晃的甲胄让人眼花缭乱,虽然甲胄质量不如明军,但能拉出四万披甲骑兵,这放在历代游牧史上也是极为了不得的存在了。

    要知道即便放到三百年后,和清朝拉锯百年战争的准噶尔也不过才五六万兵马,能拉出和清朝对阵的兵马数量从未超过三万。

    拥有如此力量的阿鲁台,自然有自信和明军打一场。

    在他的布置下,哨骑以千人为队南下,分散支援,而他们的任务就是吸引明军主力进入自己所设的口袋中。

    “唏律律……”

    “哔哔——”

    辽阔草原上,当明军塘骑保持一定速度向北进发时,刺耳的哨声忽然响起。

    “发生什么事了!”

    中军之中,负责率领这支骑兵的丘福眉头紧皱,而前方传来的消息却让他喜出望外。

    “淇国公,前面发现胡人骑兵,不低于千人!”

    当千户官汇报前方发现的情况,丘福立马激动道:“敌军可曾发现我们?”

    “看兵马动向,未曾。”

    千户官如实回答,毕竟明军塘骑也有属于自己的塘骑,在这一千人前面是十余名手持望远镜的塘骑。

    除非蒙古人能看到二三里外的几个人影,不然只有明军偷窥他们,没有他们偷窥明军的道理。

    “好!”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丘福激动的磨拳擦脚。

    “传我军令,全军从侧翼迂回背击,先吃下这一千骑兵,给全军拿个好彩头!”

    丘福不假思索的就要吃下这支骑兵,旁边的千户官闻言则是小心翼翼道:“要不要先汇报陛下,亦或者向同安侯、武城侯、安平侯他们求援?”

    千户官所说的三支兵马分别是火真、王聪和李远三人所辖兵马。

    由于朱棣在搜索鞑靼本部时十分谨慎,因此他并没有直接将上万兵马交给自己的这些老兄弟,而是让他们各自率领一千人充为塘骑,搜寻阿鲁台在阔滦海子外围的兵马。

    “时不我待,给陛下传消息求援都可以,但我们必须现在行动起来!”

    丘福倒是没有自大到以为自己一千人在吃下对方一千人的情况下,还能稳吃对方援军。

    不过在他看来,在陛下率领援军抵达前,自己肯定能先吃对面这一千人,拿下全军首功。

    “可是……”

    千户官还想多说,丘福却瞪了他一眼:“怎么?你觉得我不会打仗?”

    “末将不是这个意思!”闻言千户官连忙解释,丘福倒也没有小心眼,只是拿着马鞭指向前方:

    “你现在亲自带十人去传消息,其余人跟随我迂回侧击这支胡骑……驾!”

    丘福说罢,一马当先的出发,而他所带来的数十名家丁见状也纷纷跟随出发。

    其余骑兵面面相觑,看了一眼己方的千户官。

    “瞧我干嘛,跟上啊!”

    千户官瞧着自己拦不住,只能让大军跟上丘福,而他自己则是带着身边的几名兵卒当上了信使,将发现胡骑的消息往后方传达……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