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393章 药石难医
    乾清宫外,朱高煦拿着加急送来的奏疏,即便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勉强夸赞了一句。

    当然,对于许柴佬利用蒋贵的事情他也看出来了,这件事怪不得许柴佬,而是蒋贵心太急了。

    蒋贵眼下不过二十九岁,兼任两个卫的指挥使已经算得上年轻有为了。

    他再往上,估计就是接替崔均的位置,亦或者担任内地的一个都指挥佥事。

    虽说他的能力足够,但就这份心性来说,朱高煦还是准备再打磨打磨他。

    “安南和旧港现在各自有多少军屯移民?”

    朱高煦将奏疏合上递给身旁的亦失哈,亦失哈闻言颔首道:“安南约七十万口,旧港约十九万口。”

    “前者占当地二成,后者三成。”

    亦失哈说罢,便紧张看着朱高煦,朱高煦闻言没有开口作答,而是询问起其他的事情。

    “把贵州、东海、漠东和帖木儿那边的事情都和我说一遍。”

    “是……”深吸一口气,亦失哈将自己这几日整理的消息通通说了出来:

    “贵州的四大土司除了被覆灭的宋氏外,其余三氏都交出了土地,被迁往了成都府居住。”

    “黔南的十万西南夷还在被黔国公、曹国公围剿,另外广西大藤峡一带爆发了叛乱,但规模不大,只有万余人。”

    “曹国公遣盛庸、刘真前往平叛,云南境内比较安稳,没什么大事发生。”

    “四川大雪山的啰啰已经被镇压,但建昌侯(瞿能)上疏说,大雪山啰啰数量众多,准备深入围剿,请朝廷调拨钱粮。”

    “东海府那边,朝鲜已经将军民尽数撤出,不过因为大雪阻碍了修路进度,因此陈昶还未修通从定辽前往东海府的道路。”

    “弗达哈上疏,说猛哥帖木儿在不断加固海阳城,如果朝廷需要,他可以率先出兵包围海阳城。”

    “鲸海卫那边,指挥使郑峻上疏,已经派兵马接管了双城和合兰府,另外日本近来国内暗流涌动,朝廷派出的使臣没有得到足利义持的接见。”

    “漠东的情况还算不错,三卫移民军户数量达到十二万口,开垦耕地四十七万余亩,能给海喇儿供给三十万石粮,但也需要渤海给三卫供给六十万石粮。”

    “沈国公(王义)上疏,准备开春后率五千精骑出巡忽兰忽失温,威慑瓦剌马哈木等虏酋。”

    将这些发生在国内西南与西北的事情说清楚后,亦失哈缓了一口气,随后继续交代道:

    “帖木儿那边没有什么军情传过来,估计是沙哈鲁还没有结束河中的战事。”

    “不过郑和传来了消息,说在波斯之地俘获金银百万,更俘获数千优良马种,只是不知道如何运送回国内。”

    亦失哈说罢,朱高煦也眯了眯眼睛。

    在这个时代,想从中亚运送数千匹马到东亚,不管走海路还是陆路都十分困难,自己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告诉郑和,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吧,不管是陆路还是海路都行,能运回多少算多少。”

    “此外……”

    朱高煦目光看向了乾清宫,那里正急匆匆跑出一名女医,让他心悬起来的同时,也不由加快了语速:“贵州三司的设立如何,官员是否都到位了?”

    “都已经到位了。”亦失哈点头道:“三万余名官吏与两万教习都已经进入贵州,当地除了黔南还无法深入外,其余地方都已经开始改土归流。”

    “除去南边,北边新政推行也开始有了成效。”

    亦失哈将身旁太监手中的文册递给了朱高煦,朱高煦接过后一边打开,一边听亦失哈在耳边介绍。

    “过去半年多时间里,随着胥吏到位,各地人口和田地统计初步取得成效,尽管进度还没有达到五成,可查出来的情况却已经令人咋舌。”

    他话音才落下,朱高煦就看到了当下的三地人口和耕地情况。

    【河南二百五十万四千六百二十七口,二千余十六万五千余三亩】

    【山西四百二十六万九千三十口,四千余三万六百余五亩三分】

    【北直隶二百二十七万六千五百口整,一千七百五十四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亩九分】

    “我看到了。”朱高煦打断了亦失哈,并对这本文册内容扫视过后得出了过去半年三地工作的成果。

    但从人口来说,河南比洪武十四年抄旧的多出近六十万人口,耕地多出四百余万,当然其中有三十万人口都是朱高煦搞得移民政策。

    不过就当下进展来说,等三地新政全面落地,丈量土地和登记人口都画上句号,那河南人口突破三百万不是问题,耕地则是应该问题不会很大,因为当下丈量出的情况和户部去年的情况差不多。

    三地的问题主要是人口发生了变化,耕地都和户部登记的差不多,只是多了十几乃至几十万亩。

    放在三地积极开垦的这个时期,半年时间多出那么多亩耕地并不奇怪。

    “照这样看来,山西即便已经对北平、河南进行移民,其境内百姓数量依然接近五百万左右。”

    “至于河南和北直隶,估计也在三百万左右上下。”

    “这个结果,倒是和我估计的数量差不了多少。”

    朱高煦颔首给出自己的评价,毕竟三地人口按照抄旧时间来说,早在洪武十四年就有近八百万人口,而今过去了二十八年,怎么可能人口还停留在八百万出头的样子。

    如今一查,一千一百万这个数量都算偏低了,在朱高煦心理预期里,三地人口应该在一千二百万左右才对。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新生儿夭折率还是太高了,医院还得不断推广才行。

    “各地医院,能不能拆分出分院?”

    朱高煦看着文册询问亦失哈,亦失哈闻言愣了下:“这得回去查一查才能知道,不过就去年毕业的医学学子数量来说,应该是没问题的,起码能分出二十所。”

    “医生数量太少了。”朱高煦皱眉道:“对已经毕业的官学学子可以招收为学生,毕竟医生的俸禄也不低,他们应该有兴趣。”

    朱高煦这话确实,他给医生的俸禄是普通医生每年三十贯,坐馆科长五十贯,院长一百贯。

    这个俸禄对于绝大部分官学学子的家庭来说,绝对是一笔高薪工作,比胥吏赚的还要多。

    此前众人都去考胥吏,是因为觉得胥吏前途光明,说不定可以做官。

    现在官学对胥吏录取要求变高,许多人没了去处,那俸禄比较高的医生自然会成为首选。

    各地医院基本都是一带三或者一带四的学习方式,朱高煦看过去年的太医院的奏疏,关外有医院五十四所,关内有九十七所,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名在职医生。

    其中,外科和妇科大夫数量最多,这主要是由于朱高煦一开始就注重妇产,以及军队对外科医生需求所至。

    “让太医院在山西、北直隶、苏松、河南等地各自开设医院,外科和妇产科的比例要高,另外各地布政使司衙门要注意宣传。”

    说完这一切,朱高煦便迫不及待合上了文册,将它递给了亦失哈的同时,向着乾清宫跑去。

    他看到了十余名医生小跑进入了乾清宫,而这足以说明徐皇后的情况。

    “先止血!”

    走入乾清宫内,朱高煦就听到了令人揪心的话,已经忐忑不安的朱高炽等人,以及双手合十,似乎正在求神拜佛的朱棣。

    并不是在做手术,而是徐皇后今早乳癌破裂出血。

    “殿下,需要验血型!”

    一名女医小跑出了偏殿,而她的话让朱高煦心里一凉。

    “输俺的!”

    “输血技术成熟没有?有没有把握?”

    朱棣不明白输血的难度,以为谁都可以,立马就站了出来,而朱高煦则是连忙询问。

    “只要血型不出现问题,便不会出现问题,针管的杜仲胶可以隔绝空气,避免空气进入血管。”

    女医是朱高煦从安南调来的医生,她们在安南操作过上百场乳癌切除和输血类型手术。

    “抽我们的,看看谁的血型能对上。”

    朱高煦闻言沉声开口,女医见状便开始用针戳破众人指尖,并取来了显微镜,与徐皇后的血液交融观察。

    万幸,徐皇后的血型是甲(A)型,而朱高炽和朱月英都是甲型,倒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与朱棣血型虽然一致,但却是丙(o)型血。

    瞧着女医对朱高炽和朱月英抽血,朱棣有些着急的来回渡步:“为什么俺的不行!”

    朱棣在渡步,朱高煦却冷静着对身旁的班值太监开口道:“把我们家各人血型都记下,日后方便手术输血。”

    “是……”太监应下,便与旁边的预备医生们沟通起来。

    不多时,伴随着女医用杜仲胶密封的针管消毒并抽出血液,她们顾不得休息便进入了偏殿,将血液输给了徐皇后。

    万幸,徐皇后的凝血功能没出现什么问题,在经过输血后,她的情况也稳定了下来。

    待众女医走出宣布这则消息,朱棣立马就带着朱高燧几人冲入了偏殿内,只留下躺在椅子上脸色苍白的朱高炽,以及站在原地与女医们四目相对的朱高煦。

    从她们的眼中,朱高煦已经猜到了结果。

    “说吧,我娘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了……”

    他一开口,坐在椅子上的朱高炽脸色便再苍白了几分,聪明如他,又怎么不知道自家二弟这话的意思。

    他与朱高煦一样,直勾勾的看着诸多女医,女医们闻言面面相觑,都紧张的不知道该如何与朱高煦解释情况。

    过了几个呼吸,最终还是负责主刀的女医跪在了地上,沉重叩首。

    “皇后殿下的情况,已经是药石难医……”

    她的话,让朱高煦如鲠在喉,朱高炽更是直接从椅子上摇晃着瘫软坐在了地上。

    此时此刻,两兄弟的心情无疑是一致的,而不知不觉走到偏殿门口的朱棣也听到了这句话。

    只是片刻,父子三人便觉得鼻头一酸,眼前模糊了起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