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457章 阖家团圆
    “这么大的城池,每日消耗的粮食和牲畜家禽恐怕不少吧?”

    朱高炽比较担心民生的问题,礼部主事来前也做好了准备,因此解释道:

    “以《大兴县记》与《宛平县记》记载来说,每日进出城门的牲畜不少于万头,家禽不少于三万只。”

    “除此之外,类似米麦都是通过运河,往直隶南边各府输运通州,再由朝廷从通州调遣在京城贩卖,其白米每斤三文,粳米每斤七文。”

    “至于瓜果蔬菜等物则是看应季,总之每日输入不下百万斤。”

    礼部主事对此颇为自得,朱高炽闻言则道:“这北京消耗这么多,直隶各地的物价岂不是会跟涨?”

    “肉食蔬菜自然会跟涨,但粮食不会涨,因为粮食都由朝廷调控。”礼部主事解释道:

    “更何况,辽东、山东都会走海运和运河输送粮食,每年直隶以外的输入漕粮为三百万石,其中一百万供边军,其次存入通州。”

    “此外,待铁路修建好了,渤海和江淮的粮食也能输入通州,以火车之速度,日行五百里亦不为过。”

    “届时莫说粮食,就连瓜果蔬菜都是昨日取之江淮,今日食于北京也……”

    虽然火车还没开始运行,但关于火车的事情已经传开了。

    从江南到辽东,各地百姓都在讨论这件事,而之所以传播的那么快,主要就是铁路的修建。

    朱高炽在云南比较偏远,并不相信火车的事情,因此见礼部主事那么说,他便询问道:“那火车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礼部主事点头道。

    “你见过?”朱高炽再问,礼部主事摇摇头:

    “我等虽然没见过,但六部尚书都前往太学见过。”

    “喔……”听到六部尚书见过,朱高炽便信了大半,可没见到实物,他总觉得日行五百里的说法有些夸张。

    真的能日行五百里,岂不是说日后他只需要十日就能从昆明抵达北京?

    这可能吗?

    朱高炽满脑疑惑,最后干脆不再想,专心看起了北京的情况。

    很快,他们便抵达了宫城的西华门,而这一路走来,朱高炽也不得不佩服老二理政能力。

    北京被他经营的十分繁华,百姓各有工作,街道上也有兵马司的兵员和上直兵马巡视,鲜有人敢于犯禁。

    一路上,他也与礼部主事聊了许多。

    北京有小学七十二所,中学二所,可供十万学子就学,而这解决了全京百姓的教育问题。

    至于下水道,排污口,污水处理等等也是规划的井井有条。

    身穿蓝褂的清洁工到处都是,虽然工价仅每日十文,在这京城算是低薪,但好在工作轻松,毕竟这个时代也没有太多垃圾。

    除此之外,城中还有开放的园林、动物园、花园、以及街道两侧的景观树等等。

    这些东西,都让朱高炽化身刘姥姥,仿佛只身走进了大观园一般。

    “你说老二这北京城是怎么弄得,弄得那么好,搞得我们四个跟农民进了城一样。”

    双手揣兜,朱高炽与身旁的朱瞻基、朱高燧、朱瞻坺交流着。

    他们走在紫禁城的武英殿广场上,朝着武英殿走去的同时,也不免观望四周。

    “这宫城也是,建得那么高大,老二是按照自己的身长弄的吧?”

    朱高炽不断吐槽,要说他也不算矮,放在这个人均五尺三(≈170cm)的时代,他这个五尺四寸的身材还是挺不错的。

    只是与朱高煦一对比,他就仿佛化身为侏儒一般,整整矮了六寸不止。

    朱高煦设计的紫禁城,不管是城门还是宫殿,那高度都让人感受到了一阵渺小。

    不仅如此,就连宫殿的台阶,朱高煦也是尽可能的让人加高,颇有一种“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的感觉。

    “这台阶,要老命了……”

    瞧着那光台基就近三丈高的武英殿,还没开始爬,朱高炽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我说老大,你说了一路,渴不渴啊?”

    朱高燧瞧着说了一路还兴致勃勃的朱高炽,他真怀疑老大是不是被自家王嫂给圈禁家中,多年不得出门了,怎么那么大的年纪还那么多话……

    “不说了不说了,等会上去喝两杯茶,给爹磕个头,就当请安了。”

    朱高炽想到自家父亲,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汉王殿下、赵王殿下,携汉世子,赵世子求见!”

    站在殿门,班值太监的唱礼声响起,坐在殿内的朱棣和朱高煦也早早准备好了。

    “宣!”

    朱棣颇具威严的开口,很快便见班值太监躬身作揖,而后便是脚步声传来。

    阔别六年父子兄弟四人重新再见,朱高炽与朱高燧带着朱瞻基和朱瞻坺连忙跪下叩首。

    “臣汉王朱高炽(赵王朱高燧),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岁……”

    “起来吧!”

    朱棣起身走来,朱高煦也跟在身后。

    瞧着他们走来的模样,朱高炽就很有自知之明的低下了头。

    “老大,你这情况是怎么回事?”

    不出意外,朱棣果然开始对朱高炽的身材开始了询问,朱高炽闻言,立马作揖道:

    “爹,这全是累出来的……”

    朱高炽真眼说瞎话,虽然他知道朱棣和朱高煦在汉王府有探子,但这不妨碍他说瞎话。

    “哼!”朱棣冷哼一声:“起来吧。”

    显然,他不想追究朱高炽了,毕竟朱高炽都三十八岁了,也快进入不惑之年,没有必要在孙子面前把他当儿子教训。

    “这次召你们来,主要是让你们来北京看看,认认门,日后再来也轻车熟路。”

    “另外我们父子也很多年没见了,这次我准备带你们去燕山围猎,看看你们的马术有没有落下。”

    朱棣说着自己的安排,旁人听后没什么感觉,只有这些年吃吃喝喝看舞乐的朱高炽暗自叫苦。

    “爹……”

    “就这么定了,老二你操办就行!”

    朱高炽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棣给怼了回去。

    “都坐下吧!”

    朱棣折返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同时让连带朱高煦的五人一起入座。

    待他们坐下,朱棣这才唠起了家常,无非就是询问两兄弟给他们生了几个孙子,又询问下朱瞻壑的婚事。

    由于朱高煦的介入,本该在永乐八年以皇孙身份婚配的朱瞻基,至今还是一个“大龄”青年。

    对于急于抱重孙的朱棣来说,朱瞻基这样的情况让他十分上心,因此朱棣开口道:

    “这次瞻基来了,那就趁这个机会,帮瞻基和瞻壑一起选妃!”

    “诶!”听到这话,朱高炽果断答应,倒是朱高煦作揖道:

    “爹,瞻壑还在军校就读,就算现在婚配也没有时间嫁娶,不如等等?”

    “等什么等?”面对自己抱重孙的头等大事,朱棣拿出了魄力:

    “他每年寒暑假也放假,大不了不来北京,在南京待着生孩子就是。”

    “礼部那边我已经下了圣旨,不日就开始选秀女。”

    “两个月的时间,也差不多足够选秀女了。”

    “你到时候让瞻壑考完试就北上,选秀女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到时候他成亲入了洞房再南下。”

    “军校那边,你知会一声,给他请一个月的假,回头补补课就行。”

    朱棣交代了朱高煦,朱高煦闻言也只能无奈摇头,算是认下了这场选秀。

    见状,朱瞻基却站出来作揖道:“爷爷,其实孙儿有喜欢的。”

    “喔?你喜欢谁,说来听听。”朱棣饶有兴致的询问,朱高煦等人也侧目看向他,十分好奇。

    莫说他们,就连朱高炽都十分好奇。

    “是永城县主簿孙忠的女儿,当年去南京看奶奶时我便注意到她,眼下她随爷爷来北京了。”

    朱瞻基一开口,旁人还能露出笑容,朱高煦却一脸古怪。

    孙忠的女儿,那不就是正统妖后孙氏嘛,把朱祁镇宠成自大狂的家伙。

    合着自己都搅乱那么多事情了,自己这大侄子还一如既往的情深孙氏啊。

    “倒是不错,你要是钟意,那便赏赐你了,但选妃还是要选的。”

    朱棣显然不太想让一个宫女成为自家长孙的正妃,闻言的朱瞻基还想作揖说什么,却被朱高炽突然站起打断。

    “谢谢陛下恩典,瞻基还不谢谢你爷爷。”

    朱高炽显然是担心自家儿子触怒了老爷子,朱瞻基也反应过来,最后只能郁闷的跪下谢礼:“谢爷爷恩典……”

    “起来吧!”

    朱棣手一抬便示意他们起来,接着又继续说起了选妃的事情。

    不过这个时候,朱高煦早已魂飞天外,心里想着这次大明战神还会不会被俘虏,或者说被谁给俘虏……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