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461章 永乐十七年
    “噼里啪啦——”

    鞭炮作响,硝烟缭绕,随着鞭炮与硝烟出现,大明朝的百姓也跨入了永乐十七年。

    在这样的日子里,百姓们自然要吃上一顿好的,以此来庆祝新年,怀安县的百姓也不例外。

    自天下屯卫裁撤合并为县镇,大明的县城便多了近二百余个。

    怀安县曾经只是山西北部边塞的一个卫所,如今与四方的卫所合并后,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县城。

    由于有燕然都司和开平卫庇护,曾经边塞的此地,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内地。

    一个安稳的环境,让当地改为民户的军户们能安安心心繁衍,但繁衍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上的问题。

    被群山环绕的怀安县,曾经还可以偶尔看到山上那稀少的树木,然而随着当地人口不断增加,柴火需求不断增加,成材的树木仿佛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稀有物种,难以寻觅。

    距离怀安县最近的树林在南边四十余里外,而这样的距离,足够樵夫来往三日。

    正因如此,一担百斤柴火在怀安县,完全可以卖到每担六十文的高价。

    许多百姓无奈,只能冷水将米泡发来吃,亦或者煮一顿米饭,分好几日来吃。

    若是米饭放久生硬了,那也没有办法,平日里只能忍忍。

    在新年正旦的日子里,即便是最为贫苦的百姓,也需要吃一顿热饭,因此争抢柴火就成为了一份引人注目的戏码。

    一些樵夫租借了马车,带着数百斤柴火出现,瞬间便被抢购一空。

    抢不到木柴的百姓,只能硬着头皮进城购买高价煤炭。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以往七十文每担的煤炭,如今居然降价了。

    “掌事,你这牌子是不是写错了,煤炭怎么可能每担六十文?”

    “对啊,莫不是想等成交时坑害我等!”

    “一定是,煤炭怎么可能比木柴还便宜?”

    “对啊对啊……”

    怀安县内的主干道上,数十名百姓的讨论声吸引了四周行人的注意力,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官营百货】的店铺上。

    站在那店铺台阶上,一名四旬掌事对四周人作揖道:

    “官营的煤价,不存在糊弄百姓这一说。”

    “这煤价之所以降,据闻是南边开采的煤矿便宜了,加上朝廷有政策便宜卖煤来禁止百姓砍伐树木,因此才会有这每担六十文的煤炭。”

    “真的?!”听到掌事的话,原本还持有怀疑态度的百姓立马一改态度,纷纷掏出钱来购买煤炭。

    由于担心煤炭过后就会涨价,因此他们能买多少便买多少。

    一时间,【官营百货】店铺前人头攒动,只是半个时辰不到,便将今日运抵的二百担煤炭卖的一干二净。

    没买到煤炭的百姓,纷纷询问明日煤炭什么时候运抵,价钱是否还是每担六十文。

    掌事闻言,连忙说自己也不清楚,以此让许多百姓败兴离去。

    至于那些抢到煤炭的百姓,他们则是高高兴兴的背着煤炭回家。

    一担煤炭,足够他们烧两个月的饭菜了。

    两个月不用吃冷饭,这样的事情,想想都令人忍不住发出傻笑。

    类似这样的场景,普遍出现在了山西及北直隶地区,而这一切则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

    在百姓们高高兴兴过新年的时候,就连作为工业基地的房山工业城区也难得放了半个月假期。

    大朝会刚刚结束,朱高煦便骑马与朱棣来到了这处大明未来的工业城区。

    周长十二里的丈许矮墙将整个工业区包围起来,由于休假,因此城区内并没有什么机器的嘈杂声。

    走入城区之中,占地五千亩的工业区内,大部分土地都裸露在地表,十分难看。

    城区之中,为数不多的建筑是兵营和工人宿舍,以及成片的工厂。

    “房山工业区目前有三座工厂,最大的工厂是制作机器零件和组装,另外两座就是抽水机和蒸汽机船两个工厂,全年能产出二十辆蒸汽机车,以及五百三十台抽水机。”

    比较去年的年产五百台,工业区实际运行后,产量比起预估的要高出不少。

    朱高煦带着朱棣走入工厂参观,而朱棣也着实想不到,这些钢铁巨兽在人操作下运转起来的模样。

    工厂的主事和掌事们亲自动手,为朱棣与朱高煦展示了如何制作一根螺母。

    在他们的操作下,全金属制造的精密螺丝车床,在蒸汽机的工作下开始运转,配合车床,工业所需要的螺帽和螺栓在缓慢生产,速度很慢,但已经可以保证标准化生产。

    “这些东西能自己动,全靠水和煤炭,那你这个工厂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煤炭和水?”

    朱棣拿着车床制作出来的螺丝仔细打量,口中也提出了疑问。

    “每天消耗四十吨煤炭,正因如此才会把工业区放在房山。”

    “至于水,北直隶的水资源十分丰富,不用担心。”

    朱高煦解释了一番,而朱棣也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的河北虽然因为气候环境,降雨量不如后世的河北那么大,但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河北人口也不如后世那么多。

    后世河北大地人口接近一亿一千万,而当下的河北仅有不足四百万。

    单单说人均水资源这块,这个时代的北直隶是后世河北的近三十倍。

    至于所谓的温室效应,朱高煦恨不得多来点温室效应。

    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全球上升两度,这样他就不用担心小冰期了。

    只可惜,相比较自然,人的力量着实太小了,这种事情根本无法实现。

    “这东西如果拿去制作兵器,恐怕生产速度也不会慢吧?”

    朱棣看到这些机器制作螺丝的场景后,第一反应就是将其用作军工。

    对此,朱高煦也点头道:“军械局里面已经开始设计适合的车床,等火炮可以批量生产的时候,军校之中的弹道学也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朱高煦虽然这么说,但他并不认为军械局可以很快用上军工车床。

    他们是直接弄出来了蒸汽机,可与蒸汽机相关的许多行业发明他们却没有发明出来,只能不断摸索。

    另外,大明现在需要的不是让蒸汽机进入各行各业,而是要解决人口贫困问题。

    西北由于降水线向东南推移,曾经汉唐时期水草丰茂的关中、河套、河西等地都变得贫瘠起来。

    这些地方可以发展工业,但它们生产的商品必须要有渠道卖出去,而这条渠道就是西北铁路。

    修建一条西北铁路,朱高煦仔细观察过,起码能解决沿边两百多万人的务工问题。

    通过大基建来将海外金银铸造为货币发放给百姓,这是最不可能引起通货膨胀,还能让西北百姓富裕的手段。

    想到这里,朱高煦对身旁的主事询问道:“每年能增加多少产量?”

    “大约四成”主事不假思索的回答,这让朱高煦颔首道:

    “倒也不错,按照这么算,等两京铁路通车的时候,差不多能有近二百辆蒸汽机车可以通行。”

    “按照当下的运力,二百辆车差不多能运两万四千吨货物,如果是粮食,大概就是十五六万石。”

    “从南京到北京,只需要跑两个月,这二百辆车就能运回三百多万石粮食,同时南下时也能将两万四千吨煤炭运往南方。”

    “运抵之后,除去消耗,即便每百斤煤价四十文,一趟也能为朝廷赚七八千贯,一年下来就是八十多万贯。”

    朱高煦说着两京铁路通车的好处,而煤炭只是货物之中利润最便宜的货物,如果将其它利润高的货物运往南方,那价格将会更高。

    按照这样的盈利速度,刨除维护成本,大概十五年左右就能回本。

    “赚钱这方面我是信你的,不过两京铁路还有四年多才能通车,朝廷的钱可不一定够花四年。”

    朱棣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朱高煦询问颔首:

    “这点父亲可以放心,只要今年银行不出问题,那钱粮的事情就好解决多了。”

    “不仅如此,银行如果可以搞好,日后朝廷赈灾也会方便许多。”

    说到这里,朱高煦想到了报纸:“现在《大明报》每个季度都能售出二百余万份,可见百姓对于朝廷的政策还是十分关心的。”

    “除了《大明报》,其它报纸的销售也十分不错,各类报纸全年销售累计二千四百余万份,算上广告费,东宫这边去年光报刊的收入就净赚十九万贯。”

    “报纸的舆论力量,想必您也看到了,至于十九万贯的利润,儿臣届时让人送往内帑,伱好好花费便是。”

    朱高煦提起报纸的盈利,朱棣闻言脸上浮出笑容:

    “嗯,这钱不算多,但你既然给了,那我不花倒也不是了。”

    “反正等我死了,这大明宫估计也是你在住,就当你自己提前出钱修建大明宫了。”

    朱棣捋捋大胡子,朱高煦汗颜:“您如日中天,还是少说这种不吉利的话。”

    “人终归要死,你爷爷那么厉害,不还是死了。”

    朱棣没那么多忌讳,交代几句后,便询问说道:

    “这五百多台机器如果都投入矿区,煤价的波动会不会比现在更大?”

    “会越来越低。”朱高煦点点头,同时说道:

    “不过和夏原吉说的一样,即便再低,可百姓手里没钱,他们依旧买不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