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492章 癸卯案终
    “坦儿和垐儿吗?”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想了想后才开口道:

    送夏原吉与郭资的亦失哈将他们的神态看在眼里,随后在返回偏殿后,将外面众人的神态表情转告了朱高煦。

    郭琰并非要劝朱高煦放过所有人,她只是想让朱高煦考虑清楚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

    “去岁,行政支出三千四百三十余万贯,军费支出一千七百余万贯,基础建设支出九百七十万贯,合计六千一百余万贯。”

    如今看来,“癸卯案”的影响不仅仅是贪腐,也让朱高煦对六军都督府的信任降低了许多。

    “陛下,钱粮已经下旨归入银行了,剩余三百多万贯都调拨给了工部,此外海军都督府上疏需要重新建设一批宝船和福船,需耗费一百三十余万两。”

    “朕对你们的子嗣不够优待吗?”

    朱高煦的声音略微低沉,郭琰听后颔首:“总归有人要来劝陛下。”

    “他们这次遭受打击,江南的那群人估计会在这次科举中做文章。”

    朱高煦将目光重新挪回地图上,郭琰也缓缓起身退出了乾清宫,不再多说任何话。

    只可惜他们太蠢,偏偏在朝廷缺钱的时候去贪腐,不然也不会倒台的那么快。

    “夏原吉,你怎么看。”

    想到这群人的愚蠢,王回便攥紧了手中的毛笔。

    这群人牵扯的亲眷数量达到十九万六千余人,故此被判流配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二万多人。

    三人从朱高煦开口到现在,就没能说出一句话,因为他们不占理。

    被冻得不轻的三人起身,兴许是年老体衰,王义甚至需要陈昶搀扶才能起身走入乾清门。

    “若是名声还好,若是权力……”

    “臣领命。”见状夏原吉便不再多说什么,户部尚书的郭资则是作揖道:

    朱高煦询问郭资,郭资连忙作揖:“回陛下,如果今年负支出不超过一千八百万贯,那明年年末应该能偿还。”

    这些东西经过户部折色,价值不低于五千万贯。

    至于吏员就更不用多说,数万毕业的中学学子和数十万小学学子都在等待位置,如果可以,他们甚至希望全天下的吏员都更换一遍。

    “不过,明年的负支出,朝廷便有些负担不起了……”

    “臣以为,此政可行。”夏原吉作揖回答,他也认为朝廷没有必要死撑着。

    郭资小心翼翼的提出建议,朱高煦听后有些挂不住脸,毕竟他才说要均分给百姓。

    “准!”朱高煦不假思索的同意,毕竟海军是大明能源源不断获得海外金银的根本,加上现有的宝船和福船大部分都是二十几年前建造的了,更换一批新的也十分正常。

    “另外,让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及天下兵马进行京察。”

    “起先奴婢也以为他这种野心勃勃的人肯定少不了贪污的手段,现在看来是奴婢着相了。”

    “此案涉事的主要还是以文臣居多,至于勋臣虽然也其罪可诛,但其功劳也不能忽视。”

    朱高煦对王回做出点评,他没想到王回这种靠嘴皮子上位的人,居然在上位过程中连一文钱都没贪污过。

    亦失哈也毫不避讳的表达了自己对王回的看法,并得到了朱高煦的点头认可。

    “是!”亦失哈闻言,当即一路快走的去传话。

    “我在前面拉着大明朝这艘船走,希望你们做的不过就是帮我修修补补,可你们不仅不修补,甚至还要把船拆了!”

    “人总归会贪恋一样东西,要么就是美色,要么就是名声,要么就是金钱,要么就是权力。”

    不断有官员被抓捕,而后又有新的官员接替。

    虽说可以用举人代替,但举人始终不如进士含金量高。

    朱高煦的旨意让亦失哈心里一紧,此前从未发生过都察院对六军都督府京察一事,基本上都是军队自查。

    朱高煦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亦或者说他已经无话可说。

    兴许是得知了朱能等人都来的消息,亦或者是觉得王义在外等待太久,总之等候许久的郭琰还是走进了乾清宫内。

    “此案,请陛下斟酌定罪……”

    郭资似乎也知道这么说会让朱高煦挂不住脸,故此他连忙继续说道:

    “虽说陛下将田地均分百姓是一项善政,但田地到了百姓手中,产出纳税并不算多,朝廷虽说把田卖给了百姓,但这笔钱基本都投入在地方上,也是变相的帮持百姓,所以陛下不用有任何压力。”

    郭资的话似乎有别的意思,朱高煦皱眉道:“你有什么建议。”

    此外,还有古董字画和珍宝玩物,古籍孤本二百多箱。

    “他不贪钱,对美色也不在意,那么他在意的无非就是名声和权力了。”

    朱高煦忽的开口,亦失哈也连忙上前跪下听旨。

    虽说金银铜钱并不算多,但查抄所得的不动产却远远超过的郭资与夏原吉的猜想。

    “朕对你们不够关心吗?”

    “钱就放在银行里,偿还之前调用储户的储蓄,多的就调往工部。”

    “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家中休养,没有插手任何事情,只是常常召见那些入京述职的武官,教导他们以“癸卯案”引以为戒。”

    至于那群参与贪墨的文武官员则是不论派别,纷纷被牵连亲族圈禁起来,等待他们的是西北的黄沙和漠北的草原。

    西厂、锦衣卫、兵部兵马司纷纷行动起来,从圣旨下达开始,整个大明朝的官场都在发生动荡。

    “奴婢,接旨……”听到朱高煦没杀丘松等人,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会发放国债,取用百姓们的储蓄来大基建。

    朱能虽说不是渤海派,但朱高煦也并未苛待过燕府派,自张玉死后,朱高煦与燕府派的沟通基本都通过朱能来传达自己的意思。

    面对郭资的提议,朱高煦是心动的,但他还得考虑考虑,所以他将目光投向了夏原吉。

    此刻的这幅地图似乎有魔力一般,让朱高煦直愣愣的站着看了半个多时辰。

    二十几年时间对于一个人来说很漫长,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太过短暂。

    “臣……告退”

    洪熙七年三月初,当亦失哈将“癸卯案”的结果告诉了坐在武英殿内的朱高煦。

    “臣建议,将查抄所得的六百多万亩耕地贩卖……”

    “臣,领口谕……”

    即便将田地均分给百姓,剩下的东西也能折色出八百余万贯。

    “臣……”王义三人嘴里发苦,却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

    二人入殿唱声作揖,最后落座开始汇报。

    五人脸色各异,王回脸色尤其不好看,毕竟这次被打击的一千多名官员,基本有七成都是新政派的官员,剩下的也是渤海的武官,这些都是他们的助力。

    朱高煦越说越气,如果不是看在他们三个人年纪都五六十了,他兴许已经动手了。

    “成国公、沈国公、肇州侯,起身进来吧。”

    “奴婢领命”亦失哈应下,朱高煦又询问道:“圻儿到哪了?”

    从这群人身上,户部一共查抄获得黄金十四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两五钱三分,白银三百余万两,铜钱八百余万贯,钞六百多万贯。

    “至于耕地,户部做主,都察院监督,让地方官员均分给地方上的百姓。”

    “臣万万不敢!”三人叩首,朱高煦也走上前来,站在三人面前,居高临下,表情难看。

    光是宅院、别墅、小院便多达近五万处,另外还有田六百余万亩,矿坑五十七处,积存仓库中的粮食四百余万石。

    “皇后殿下……”

    朱高煦已经搞过很多次均分田亩,但这种手段并不利于平衡发展。

    可问题在于,他们今日是来替丘松等人求情的,这些事情他们没做,可下面的人却没少做。

    只是面对夏原吉的建议,朱高煦毫不犹豫的拒绝道:“规矩不能变,进士不够就用举人。”

    历朝历代查抄田亩,鲜有均分百姓的政策,都是把田亩通过地方官府贩卖,收拢钱粮回到国库。

    步履蹒跚中,王义与朱能、陈昶走入了乾清宫内,见到了背对着他们的朱高煦。

    他对这群人的纵容已经够多了,期间也不是没有过提醒,但他们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

    “你们在下面拦吃卡要,在海外偷偷开采矿坑,这些事情朕拿出来与你们计较过吗?”

    郭资汇报了一下去年的岁入情况,又紧接着补充道:

    “另外,癸卯案的抄家中,还从中抄出六百万贯的国债,这些国债是要投入市场还是……”

    “陛下,成国公也带人来了,现在正跪在乾清门外。”

    夏原吉率先开口,毕竟这次抓捕的官员太多了,要知道大明一年顶多从进士中选官三百人,而今一下子抓走一千二百多。

    “唉”听到这话,朱高煦长叹一口气,患得患失道: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