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靖难攻略 > 第501章 洪熙之隆
    穆罕默德沙的上疏让朱高煦始料不及,他没想到阅兵才刚刚结束,就赢得了那么明显的效果。

    “你考虑好了?”朱高煦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询问了一遍他。

    “臣考虑好了!”穆罕默德沙不假思索的回答,朱高煦闻言便道:

    “既然你考虑好了,那朝廷这边可以派人帮助你们修建儒学,佛寺,至于赐予汉姓的事情,便赐姓为陈,取你名字之中的沙,更名为陈沙吧。”

    “谢陛下赐姓名,陈沙日后一定会好好为陛下戍守满剌加海峡,不让任何匪盗进入南洋!”

    陈沙连忙表态献媚,朱高煦也颔首道:“下去好好吃肉喝酒吧,事情我会让礼部安排的。”

    “臣告退……”陈沙作揖退出了奉天殿,而在他离开后,许多南洋的小国国主得知陈沙的事情,当即便先后求见朱高煦,入殿请求他为自己赐姓。

    朱高煦依次为这些南洋小国赐姓为陈、林、苏、梁等姓名,也先后答应让礼部前往当地开办儒学,遣派僧人。

    在这样的热闹下,满者伯夷、甘孛智、暹罗三国国主也前来求赐姓,朱高煦赐甘孛智国王为安姓,暹罗为郑姓、满者伯夷为苏姓。

    一时间,围绕大明一圈的国主纷纷改姓,而他们所求的无非就是大明遣派工匠、儒生前往本国,想要借此获得一些技术。

    朱高煦对他们的想法心知肚明,并不在意。

    且不提他不可能会派遣中学毕业的学子与掌握尖端技术的工匠前往,单说就算他派遣,这些国家的体量也根本不可能对大明构成威胁。

    朱高煦需要防备的,主要是日本、阿难功德、帖木儿、米昔儿、朝鲜、底里这几个人口大国。

    只是他越防备,这些国家就越渴望。

    “臣帖木儿国兀鲁伯,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臣月既别国速别台,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臣亦力把里也先不花,参见大明皇帝陛下……”

    当盘踞在西域、河中、波斯的三个游牧国家使臣前来偈拜,朱高煦虽然脸上波澜不惊,但心底已经开始警惕起来了。

    不仅是殿上,就连饭桌上,他也时时刻刻的盯着足利义嗣和李裪。

    虽然他不觉得这两人有胆子敢下毒毒害自己,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陛下,臣等三国,愿意公举陛下为我三国的博格达彻辰汗,寓意您天赐聪慧,并举太上皇为我三国的额耶尔札萨克汗。”

    兀鲁伯在来的路上与月既别、察合台短暂沟通,准备拿个名头来糊弄朱高煦。

    对于他们三个已经信仰伊斯兰的国家来说,虽然他们也算是当年蒙古帝国的后代,但举荐朱高煦为汉丢的是鞑靼部的脸,可不是他们的脸面。

    想到这里,兀鲁伯都不由看向了殿内的一角。

    在那里,在大明多年生活中变得脑满肠肥的阿鲁台与本雅失里,脸色宛若吃了屎一样的难看。

    他们现在有苦难言,而朱高煦则是忽视了他们的目光,直接笑道:“你们倒是读过书,居然还知道这种事情。”

    朱高煦没说太明显,但隋唐圣人可汗、天可汗这些名头对于汉人来说并不陌生。

    尽管突厥、薛延陀给杨坚、李世民冠以了可汗的称呼,但实际上这些名头在突厥与薛延陀中并不能算上什么崇高的称呼。

    这倒也并不奇怪,毕竟汉人也不会喜欢给一个其它政权的统治者取一个特别崇高的名字。

    不管是两汉还是隋唐大明,汉人对外国的取名都十分随意,反倒是清朝很喜欢把敌国的名字取的很好听。

    例如大明对英国的称呼就是直译的“暗厄利亚”,对法国就是直译的弗朗擦,对荷兰直接称呼红毛夷。

    汉人如此,四夷自然也不会给大明的君王什么崇高无上的称呼。

    当然,兀鲁伯他们给朱高煦、朱棣的这两个汗号还是有些含金量的,对此朱高煦也就欣然接受了。

    至于本雅失里的想法,那就不是他该考虑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略微分心的把一块肉掉在了桌上。

    正当他低头准备将这块肉用筷子丢到旁边的时候,李裪却突然伸出手将这块肉捧在手中,跪下叩首道:“谢陛下赐肉!”

    “嗯?”朱高煦愣了下,旁边的足利义嗣更不用多说。

    足利义嗣看得清清楚楚,这块肉明明就是皇帝不小心弄掉在桌上的,这厮怎么敢厚脸皮说是恩赐呢?

    “这肉脏了,给伱换一块吧。”

    朱高煦虽然也佩服李裪的厚脸皮,但想着还是给他换一块,却不想李裪直接将肉吃了下去,同时当着群臣的面叩首道:

    “陛下是天子,陛下筷子所沾染过的肉怎么会脏呢?”

    “臣叩谢陛下赐肉,此肉味道甚美味,胜过臣此前所吃一切肉食!”

    李裪这么说,朱高煦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将手中筷子放下后起身道:

    “我也吃的差不多了,你们二人先回去吃饭吧,我与太子、太上皇走走。”

    他着实有些受不了身旁跟着两个厚脸皮的“舔狗”,关键他知道这两个舔狗有自己的小心思,所以不管他们怎么舔,他都只觉得恶心。

    这两人,有些影响他食欲了……

    “臣告退……”

    见皇帝这么说,二人只能叹气退出了奉天殿,而朱高煦也走到桌前看着台下跪着的兀鲁伯等人。

    他们看李裪等人的目光透露着诡异,显然没想到这两个国家的国主居然会做这么丢脸的事情。

    “好了,你们为朕与太上皇想的汗号,朕与太上皇便收下了,说说你们的请求吧!”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朱高煦不相信这三国使臣只是为了上尊号而上尊号,肯定有自己的心思。

    “我等为求天朝儒学而来,望陛下恩准!”

    兀鲁伯暴露了想法,他刚才看到满者伯夷等国并未更改宗教,仅仅求赐姓就能得到大明帮忙修建儒学,故此连忙拉上月既别、察合台一起共同上疏。

    尽管他们三国互为敌国,但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为了当前的利益,三国短暂结盟也不是不可以。

    “虽说汝等皆前元亲属,但既然已经俯首为天朝藩属,便如了你们所愿吧!”

    “臣等叩谢陛下!”

    得到了朱高煦的回答,兀鲁伯等人纷纷叩首,而朱高煦也将目光投向朱棣。

    此刻他正笑得十分开心,兴许是为了自己的汗号而高兴。

    虽然这个汗号对于帖木儿等国没有什么损失,但这样的举动无疑孤立了漠北的瓦剌和鞑靼。

    帖木儿三国分别从伊利、察合台、钦察汗国分裂、独立出。

    他们承认了大明,无疑就是否认了北元自称的大蒙古帝国。

    只要这些事情传回河中地区,加上这次北征重创瓦剌、鞑靼,那大明对漠北的渗透也就更为容易了。

    “父亲,天色黑了,到放烟花的时候了。”

    朱高煦走到朱棣身旁,躬身在他耳边交代,朱棣闻言也拿着酒杯起身笑道:“好!”

    父子二人共同走下金台,向着殿外并排走去。

    朱瞻壑、朱高燧等人见状连忙拿起酒杯跟了上去,朱高炽还想继续吃,但被朱瞻基拉着走出了殿内,跟上了他们的脚步。

    他们走出了奉天殿,站在奉天殿前的高台上,俯瞰着广场上吃饭喝酒的诸国使臣。

    “唱礼!”

    鸿胪寺卿带着数十名大汉将军唱声,吃得正高兴的使团们纷纷起身,朝着朱棣与朱高煦跪拜叩礼。

    “不用多礼了,既然是宴会,那就还是轻松一点好。”

    “臣……领命。”

    朱棣对鸿胪寺卿交代,鸿胪寺卿看了一眼朱高煦,见他点头这才对朱棣回礼应下。

    “咻——”

    “嘭嘭嘭!!”

    忽的,天空之中传来了礼花的声音,空中礼花不断绽放,将整个奉天广场映衬得更显热闹。

    礼花绽放,也就说明各国使团带来的队伍可以表演了,故此各国使团纷纷让自家班子开始表演。

    诸如驭蛇、驱兽算是简单的,还有一些不知道是哪个国家派来的侏儒在广场上表演吞刀、喷火等把戏。

    “这些人是被强行抓来的吗?”

    瞧着诸如表演,朱高煦皱了皱眉头,虽说古代宫廷常养有侏儒,但他本人并不喜欢,所以内廷并无侏儒。

    “陛下,这是帖木儿国准备的侏儒。”礼部尚书宋礼知道朱高煦不喜欢侏儒,故此解释道:

    “这些侏儒先天残疾,没法独立完成对农田的耕作,所以往往面临着无米下锅的潦倒困境。”

    “这些侏儒来为陛下表演,也是为了混口饭吃,不然以他们的情况,恐怕连生存都难以保障,还请陛下收下……”

    宋礼如此说着,朱高煦却回头询问道:“你们谁喜欢?”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说。

    见状,朱高煦对宋礼交代道:“把他们收入养济院,如今天下百姓尚不可称富庶,朕又如何能驱使他们供自己娱乐?”

    他说的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就是不喜欢看这种表演,但这个时代的人喜欢,他也不好直接拒绝,只能为自己扯大旗了。

    见朱高煦真的不要,宋礼只能与身后的官员吩咐了几声。

    “嘭嘭嘭——”

    空中的烟花好似不会停下,不断在空中炸开,给人一种盛世安康的错觉。

    朱棣与朱高煦带着人穿梭在广场上的各国表演团队间,也见识到了许多有趣的把戏。

    这样的景象多年未有,饶是对新政颇有微词的杨溥、杨荣等人,也不免举杯相碰。

    “此间,可称昌盛矣!”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