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直播鉴宝:大哥可真刑啊 > 第123章 剔黑
    至于印泥……他们是不相信贡品八宝印泥会出现在地摊上。

    印泥想要好好保存,必须放在阴凉处,天天在地摊上风吹日晒,即便有盒子,也会变质,价格大打折扣。

    而且这个盒子,根本就不是印泥盒……

    嗯?盒子?

    魏瑞祥和周转的眼睛突然亮了,既然印章和印泥都不是好东西,那问题肯定出现在盒子上!

    两人仔细观察,却没看出盒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盒子而已,要说不一样,恐怕就是器型有些不同,是一个圆形的木盒,倒是挺少见的。

    比一般的印泥盒大多了,直径大概有个二十公分,与其说像印泥盒,不如说像个小茶盘,可又不是紫砂的……

    上面雕刻的花纹也挺常见的,云纹和牡丹纹,中间是一幅“小儿嬉戏图”。

    至于是什么木料,魏瑞祥也没看出来,因为盒子外面,刷了一层黑漆,应该不是什么好木料,他是没见过有人往黄花梨和小叶紫檀上面刷黑漆的。

    工艺倒是挺像大漆家具的,魏瑞祥想到了雕漆。

    雕漆又叫剔红,和景泰蓝、牙雕、玉雕一起,被称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也是“燕京八绝”之一。

    简单说就是在铜胎、木胎和布料上面刷漆,刷到一定程度以后再雕刻。这种技术从唐朝就有了,清朝算是巅峰了,尤其是雍正和乾隆,他俩非常喜欢雕漆的器具。

    不过人家皇家用的都是剔红,也就是朱红色的雕漆,颜色艳丽,看着就喜庆,其他颜色也有,黄色就叫剔黄,绿色就叫剔绿,黑色就叫剔黑。

    但是不算常见,所以眼前这个木盒子就算是剔黑,应该也不是造办处的工匠雕出来的,价格肯定会大打折扣。

    魏瑞祥猜错了!

    何仁一开始和魏瑞祥的想法差不多,觉得就算是剔黑,也是民间工艺品,几万块钱就差不多了。

    但是他一开鉴宝眼,就愣住了,还真不是一般的民间作品,也不是清代的,而是元末明初的,那价格就不一样了,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可能。

    而且意义重大,剔黑大多出现在宋代和明代,元清以剔红为主,剔黑存世很少。

    如果这个盒子是名家雕刻,不说改变雕漆的历史,价格起码会涨不少,“百万”的前面,恐怕就要加上个“几”字了。

    其实也不用特别明显的特征,有佐证也行,肯定会有人想要收藏,还是那句话,古董行,讲究的就是故事和上价值。

    所以何仁先是假模假式地看了一会印章,才小心翼翼地把眼前的木盒翻了过来,然后他就失望了,因为根本没有底款。

    想想也正常,如果真有底款,估计老板也不会拿来装印泥了,这个漏也轮不到何仁来捡。

    可是没有底款,仅凭包浆和纹样,硬说这个盒子是元末明初的也没用,上不了价值……

    何仁这一失望,手就不稳了,盒子差点没拿住,何仁连忙调整重心,东西肯定是好东西,要是摔坏了,怪可惜的。

    何仁连忙用力捏住,拇指不小心按在了边缘的印泥上,这一按不要紧,何仁猛然发现盒子底部,最外面的部分,嵌进去了一点印泥。

    好像是一个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