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初唐小闲人 > 第114章 太平村李氏
    而此次李氏的恶行,不仅让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更是让张氏损失惨重。

    想到自己家中被淹掉的那些田产土地,还有流离失所的佃户,张公谨就忍不住怒声道:“李钦,该死!”

    见李世民神色不似作伪,李让心里面陡然轻松了一大截。

    得知李氏掘开黄河之后,他就一直在担忧回到长安之后该怎么面对李世民。

    此事,若是李世民不知情也就算了。

    但若是李世民知情,却未曾加以阻止,反而为了自己的计划在暗中推波助澜,那他对李世民将会是何等的失望?

    他不敢想!

    不知情就好,不知情就好。

    他就说,李世民是一个很好的帝王。

    听到了自己想听的答案,李让继续问道:“陛下,既然已经知晓此事是李氏所为,陛下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

    “如何应对?”

    李世民沉默了,沉默的同时还有些颓然。

    朝廷能如何应对?

    先不说李氏做事根本不可能给李世民留下证据。

    就算有证据,难道他还能拿着证据去问责李氏吗?

    李氏会认,百姓会认?

    见李世民沉默,李让便知道此事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太常见了,即便李世民贵为天子,有些时候也不得不低下他高贵的头颅。

    但......李让不甘心。

    李让自认他不算一个纯粹的好人,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

    但他自幼在红旗下长大,他见过光明是什么样子。

    他心目中的大唐,不该是这个样子。

    沉思良久,李让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他看着李世民,一字一句的说道:“李氏的人,该死!”

    李世民喟然一叹,绕开了这个话题,问道:“此次你被崔澶掳走,想必有些事情你也知道了吧?”

    李让微微颔首,他知道李世民说的是什么事情。

    无非就是他的身世来历。

    李世民接着说道:“你的身世来历,朕并非有意瞒着你。”

    李让眯起眸子,一字一句道:“臣乃雍州骊县太平村人,有户籍可以作证,太平村李氏,始祖李庸,盛于二世李让,受大唐禄,添为昭应县侯,后世子孙,当书族谱以记之!”

    此言一出,满堂愕然。

    李世民张了张嘴,眼神之中满是震惊,柴绍与张公谨也是神情巨变。

    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让此言,在这个时代可谓大逆不道。

    一个人不认祖宗,反以始祖自居,何其狂妄?

    这要是传出去,那就是真的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日日受世人唾弃了。

    李让当然知道自己这番话究竟有多么离谱。

    但他无所谓。

    陇西李氏这等禽兽家族,他耻与为伍。

    他都要大义灭亲了,还去管祖宗?

    李崇要是有能耐,大可以从棺材里爬出来教训一下他这个不肖子孙。

    反正李让是不认的。

    至于世人如何评说,他更无所谓。

    他的家,永远在太平村。

    震惊了好半天,李世民和张公谨柴绍才回过神来。

    李世民的脸色忽然严肃起来,朝着李让一脸认真的说道:“朕记下了,李让,太平村人士,以军功封侯,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李让的脸上裹满了纱布,但并不影响他用眼神表达他的喜悦之情。

    有了李世民的亲口承诺,将来史官不管是写李让县侯世家还是列传,他的出身便永远都只会是太平村李氏。

    至于陇西李氏。

    天凉了,让李氏破产吧!

    李让的眼神在一瞬间变得狠辣起来。

    他承认,世家门阀确实很强大,强大到李世民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如果是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发生这样的事情,就算皇帝是李世民,大概率也是不了了之的下场。

    但现在李让来了,李让带着无数先进的知识,还有超越时代千年的眼光来了。

    那么这件事情就必须要有一个交代。

    枉死的百姓,流离失所的灾民,他们需要一个公道。

    这个公道,李世民这个皇帝讨不来,李让可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