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做销售的那些年 > 第一卷初入商海 第二十六章 协调工作,出发元城
    目前该县的这些单位使用的复印机、速印机、打印机、电脑PC等设备已经远远超过了使用年限,极大地影响着办公效率,不能满足正常的办公需求,为了提高办公效率,县委政府决定采取设备租赁的模式,购置对应设备,分发给各单位使用。

    租赁,就是通过向当地的供应商,或者省上代理商租赁设备,然后通过逐年支付的形式,支付租赁费用和耗材费用。

    租赁的时间一般而言,最少3年,但具体年限会根据项目,金额,体量的不同而核定。

    租赁期结束后,合同有效期截止,设备产权归甲方。

    之所以采取租赁的模式,是因为元城政府没有购买这些设备对应的资金预算,也不能一次性拿出那么多的资金购买,故而进行的选择。

    在下来前,余长不清楚公司是否会对这种租赁的项目感兴趣,因为查了公司的相关资料和往年数据,似乎还没有过这种类型的案例。

    故而,余长电话直接询问了张天,说明了项目的情况后,张天让余长跟进,具体情况他有必要向总公司反馈一下。

    反馈后,总公司答应了张天的请求,同意公司跟进此项目。

    租赁的采购模式,对于经销商而言,是一把双刃剑。

    从前期而言,公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将这些设备买回来,然后通过租赁的方式租给政府;

    从中期而言,公司需要派遣对应的人力给予技术支持,全县至少需要投入五个人以上才能保障售后服务的效率;

    从后期而言,售后频繁,人员力度跟不上,公司或者采购方皆需要考虑解决本地化服务的问题。

    当然,也有好处。

    一般的租赁的时间签订至少是3-5年,而回本的时间,根据客户的印刷不同,一般1-2年就可以回本,而后面几年,都是利润。

    设备租赁的模式是2009年开始兴起,并逐渐被市场所接受,而到2018年以后,逐渐淡出市场。

    总体而言,设备租赁的采购模式,是利大于弊,也因此,公司才同意跟进此项目。

    此项目余长得知了消息,那说明包括盛鑫科技在内的其他供应商也得到了消息。

    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竞争,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属性。公司既然同意跑此项目,那么不管成与不成,余长都会全力以赴。

    而现在余长需要先搞清楚一些事情:

    1、此项目是政府的哪个部门负责,相关的负责人是谁;

    2、采购的数量是多少,包含哪些设备,涉及哪些单位,总金额多少。

    项目信息虽是从薛斌那里获知,但更进一步的信息,他应该也不是太清楚,否则薛斌应该不至于藏掖着因此需要余长自己去打听。

    余长第一站选择先跑财政局。

    之所以选择跑财政局,是因为,既然政府要做此事,那么财政局必然知道此信息,因为最后租赁的费用会从财政局的账户汇出。

    来到财政局,检查了一下着装和仪容,余长敲响了一间办公室的门,笑着说道:“你好,我想请问一下,分管财务支付科副局长的办公室在哪?”

    “你找王副局长干什么?”看见余长手提公文包,一身西装,那人眼中稍显警惕。

    余长笑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掏出一只烟递给对方,而对方摆了摆手,道:“谢谢,我不抽烟。”

    “你好,我是道玄科技的。听说贵县要租赁一匹设备,而我们公司可以提供这个服务,所以想先找王副局长了解一下情况。”

    说完,余长递上一张名片,这次对方没有拒绝,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道:“这个项目金额很大的,不是什么公司都可以做,如果没有那个实力,我劝你还是直接放弃的好,省得浪费了你的时间。”

    此人如此说,那么说明他知道些什么,如此,说明获取信息的机会来了。

    只听余长不急不慢道:“嗯,我也听说了项目金额很大,但具体多大,我还没能了解,不知老哥知道不?”

    那人看了一眼余长,又看向电脑屏幕,接着说道:“说出来吓死你,说不定会上亿。”

    “上亿?”

    余长一愣,心道:“怎么可能?”

    元城全县才20万人口,即使所有的政府部门都配备1-2台复印机,速印机,并且配置中等偏上,这个项目撑死也就2000万,距离他说的相差十万八千里。

    而按照租赁的周期三年计算,政府每年需要拿出3000多万进行支付,而如果是五年,则每年需要拿出2000万元。

    通过元城的人口推算其GDP,这个数字显然是不现实的。

    此外,如果每年都可以拿出2000-3000万,政府为何不考虑买断,而采用租赁的模式。

    “老哥,怎么会上亿那么多?我听说也就租赁复印机,速印机等办公设备,即使全县配备齐全,也用不了那么多钱的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