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闯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所以还是要兵行险招。

    计划定下来之后,这群人便趁夜出城,原本打算突围,但是没想到城西只有大约百余名兰芳巡逻兵,遇到他们之后打了几枪就快速撤退了。

    王杰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但是巨大的恐惧之下,他没有继续自己的思考,还是与和珅、刘墉按照各自的方案行动。

    他们先派了一些人往南部和西部运动,假装大部队往南部和西部逃跑的架势,但是主力还是朝着北部逃跑而去。

    看起来,这次突围计划很是顺利,但是这群人万万没想到,李闯已经预判了他们的预判。

    王杰、和珅的队伍往北行动的时候,一开始并没有遇到兰芳的阻击,也没有遇到兰芳的追兵。

    王杰与和珅等人商议之后,大家一致认为不是逃跑方向有问题,而是兰芳军队人数不多,之前进攻京师耗费了太多的兵力,或许真的已经没有兵力可以围追堵截他们了。

    结果跑到距离昌平州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他们忽然遇到了兰芳军队的袭击。

    一支兰芳军队忽然从面前的小山丘后面翻了出来,使用火炮轰击他们的逃跑队伍,一下子把他们的队伍打得人仰马翻慌乱不堪。

    撤退队伍大惊失色,一下子就乱了套,人也在逃跑,马也在逃跑。

    兰芳军队多竖旗帜、枪炮声大作,使得和珅、王杰等人误以为兰芳大部队追击而来了,于是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各自的家奴的保护下骑马飞奔而逃。

    高官显贵们和他们的家丁随从们有马,正红旗和镶红旗的一些上层人物也有马,他们同时还携带了大量可以带走的细软装车,这些都是由牛马驴等牲畜运送的。

    但是大部分八旗壮丁和随行兵丁并没有骑马,也没有牲畜能够提供脚力,面对巨大的乱局,只能慌不择路、甩开双腿埋头逃跑。

    这些人甚至没有注意到前来攻击他们的兰芳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庞大的队伍就直接溃散了。

    兰芳军队勇猛进击,枪炮齐鸣,因为占据优势地形,打死打伤很多逃跑的兵卒,接着竭力包抄,尽可能的追击围堵更更多的逃跑旗人。

    最后这支一千人的兰芳军队野战击杀了逃跑旗人一千多人,俘获了一万余人,根据事后审讯,还有约三千名旗人跑得飞快,兰芳军队没有马队,没追上,也就放弃了。

    之后一统计,发现战果还真的很大,大鱼真的很多。

    三品官六个,四品官十七个,五品以下官员一百多个,还有很多旗人都统、副都统之类的上层人物,可谓是带清官僚系统大杂烩。

    但这些都不是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清帝国铁帽子王之一的豫亲王裕丰和礼亲王永恩。

    这两位在整个清帝国都赫赫有名的顶级权贵家族的家主以及他们身边的子嗣都被抓住了,活着抓住的,是开战以来兰芳军队的最大战果。

    这两人身边的卫兵还真是拼命死战,但是战到最后也抵不过兰芳的刺刀冲锋,全员战死。

    裕丰和永恩没胆子死战,在血腥的刺刀的面前跪地求饶,完全没有了原先那一身的【王八之气】。

    另一头,刘墉所带领的那支突围队伍在前往密云的途中被兰芳军队袭击了。

    同样的结果,战死一批,被打跑、打散了一批,最后只有两千多人靠着马快逃跑了,大部分人被俘虏。

    三品以上官员被俘获六人,三品以下官员被俘获三百余人。

    领队的刘墉本来能跑掉的,但是因为战马摔断了腿,把刘墉也给摔下了马,摔得他头晕眼花站不稳,身边的亲卫也全部战死。

    于是刘墉非常倒霉的被俘获了,成为了清帝国第一位被俘获的军机大臣。

    另外,原本被弘历任命统领正红旗和镶红旗旗兵镇守内城城西的睿亲王淳颖也在这一路逃跑。

    兰芳军队追过来的时候,他身边的武装家丁们勇猛作战,竭力保护淳颖,护着他和他的财产要逃跑。

    其实他本来也能跑掉,奈何他无法舍弃自己的财产,觉得没有这些财产的话以后没好日子过,所以一定要带着财产一起跑,结果被兰芳军队追上了。

    一阵齐射,他的家丁们战死了,自己的战马也被打死,整个人摔落在地,被一名兰芳士兵武元春一脚踩在了脑袋上,狠狠一枪托打晕了,然后俘获。

    肃亲王永锡则是更加明白命比钱重要的道理,知道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所以顺利逃跑了,没被抓。

    至此,带清的两路突围战略算是失败了。

    大量官员、旗人以及他们的财产被兰芳军队俘获,突围队伍三万多人加起来只有不到五千人成功逃脱,且大多数逃散了,不知方向。

    兰芳的追击战略算是勉强成功,因为没有马队,无法追击那些骑着马跑得飞快的家伙们,多少有点遗憾。

    不过根据事后审讯,确认皇帝弘历等人并未离开皇城,而是决定死守皇城,这倒是让李闯觉得有点意外。

    这老皇帝看起来还有点骨气?

    另外,年轻的庄亲王绵课属于年轻气盛的壮小伙儿,受不了兰芳的折辱,在大量宗室决定逃跑的时候,主动留了下来,决定参战,死守皇城,所以不在逃亡队伍里。

    郑亲王积哈纳体弱多病,不堪远行,无法跟着逃跑,只能被动地留在皇城内避难,不过他的家人们早就撤去大同了。

    雍正帝时期册封的怡亲王一系的当家人永琅也是留了下来,作为雍正帝十分信任的十三王胤祥的后人,他与绵课一起主张抵抗。

    可以说皇城内此时此刻依然有相当数量的清皇室人员和重要官员留守,也有足够数量的军队。

    只要他们坚持抵抗,这皇城倒未必会被兰芳军队快速突破。

    也就在此时,河南巡抚伍拉纳以及山东巡抚长麟统领的勤王军也赶到了直隶地区。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