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八十二章 主谋是谁?
    当日,杀死郑信的那座庙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着,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除了他们几个,不可能有外人知道这件事情。

    可这个事情现在泄露出去了。

    “我们之中一定出现了一个叛徒,虽然我不知道这个叛徒是谁,但是这个叛徒确实存在,并且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必须要做点什么,我一定会严查到底!你们不要怪我,这都是被逼的!”

    通銮咬着牙,一声令下,连同素拉在内的五个人都被他圈禁了起来。

    尽管素拉等人对此极为不满,但是也没有办法违抗通銮的命令,而且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犯人,所以并没有过多的挣扎。

    圈禁这五人之后,通銮开始就眼下的恐慌浪潮做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第一,宣布吞武里全城宵禁,进出城门需要特别批准,否则不准许自由进出城内外。

    第二,宣布所有流言都是虚假的,全都是阴谋叛乱之人的可恨行径,目的是挑起王朝内乱,使得和平安稳的局面不复。

    第三,新政府对华人的政策不会有任何改变,华人依旧会是“乃”阶层,任何权益和个人财产都不会受到侵犯,反而会受到严格的保护。

    第四,任何针对华人平民和官员的不友好行为都会被视作犯罪,会被严厉惩处。

    通銮公开发表声明,说华人为了暹罗的独立立下汗马功劳,这一点是大家都铭记于心的,他的母亲就是华人,他也有华人血统,他怎么会大规模屠戮华人呢?

    郑信之死实在是一个悲剧的意外,通銮本人也非常悲痛,但是郑信之死并非他所为,而是叛军的蓄意谋杀,他是郑信的妹夫,多年好友,亲密战友,怎么会害死郑信呢?

    为了使得自己的声明更加具备可信度,通銮亲自过问了那一起士兵打人事件,把那些喝醉了酒打人的士兵找到了,处死了军官,又把士兵处以鞭刑,试图以此安抚华人的情绪。

    通銮的声明和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部分华人的情绪,使得这些华人进入了观望状态,打算继续观望局势。

    但同时这些华人也在做润走的准备,积极联络船只,主打一个有备无患。

    就在通銮准备再接再厉的时候,新的流言传开了。

    这一次不是在华人社区传播,而是在吞武里城内外的暹罗人社区之中传播,乃至于传播到了城内外的通銮所部军队之中。

    流言的内容非常刺激。

    就是讲通銮和之前历代国王一样,都是只看重华人,而不看重暹罗本地人,这一点和之前的郑信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可以说,他都不能算是暹罗的王,而应该是华人的王。

    华人为暹罗独立立下了功勋,那我们这些暹罗本地人就没有任何功劳吗?

    这样的言论传播的速度也很快,迅速就在暹罗基层官吏、军队和商人、市民阶层快速传播起来。

    吞武里地区的这些和华人常年聚居打交道的暹罗人,有愉快的记忆,当然也有不快的记忆。

    此时此刻,受到通銮行为的影响,不快的记忆占据了高峰,他们开始对通銮的政策感到不满。

    一些官员对此怨声载道,军队内部也很快爆发了暹罗人和华人之间的争端,双方的争执比较激烈,甚至出现了动手的情况,也就是在军官的压制下没有出现械斗,否则情况必然升级。

    通銮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脸色都气的发黑,他开始意识到这件事情不简单,背后可能有一个隐藏得很深的推手。

    他之前所怀疑的对象,包括他的弟弟在内的那五个人都被他圈禁起来,家族里的人也被他派去的亲信在调查,所有人的行踪都被严密的监视、控制,并不存在进一步操控舆论散播谣言的可能性。

    这一波新的谣言的传播实际上排除了他们的嫌疑,或者说排除了他们主谋的嫌疑。

    还有主谋,一定还有主谋!

    可主谋是谁?

    他找来找去,找不到谁是主谋,对着内部可能得知一些秘密的人进行了排查,却发现他们大多不存在背叛的动机。

    那么,到底是谁?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