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二百零三章 京师震动,和珅思退
    “好,好……”

    弘历稍稍感到一些安慰。

    准噶尔、喀尔喀这两支蒙古马队和索伦营是他手里的尖刀部队,拥有最顶级的战斗力,和健锐营是同等级的存在,且规模上也有相当的体量。

    尤其是蒙古马队。

    这次调遣的是精锐,调来了一万人,要是继续动员的话,少说能拉来三五万蒙古马队,就是精锐程度上不敢说能和这一万人相比就是了。

    一念至此,弘历看向了王杰。

    “朕此前听闻兰芳贼没有骑兵,阿桂统领的军队里,有数千八旗铁骑,骑射精熟,勇于冲锋陷阵,为什么会战败?难道兰芳贼都是天兵天将?”

    王杰一脸苦涩。

    “回陛下,战场上的消息臣等目前所知甚少,臣正在组织人员询问溃兵,目前唯一知道的是,兰芳贼行军依托水道,有小型战舰横行水道,步卒列阵于岸边,以此进军。”

    弘历沉默了一会儿。

    他那不怎么灵光的大脑正在竭尽全力的运转着,帮助他在自己那已经蒙上一层厚厚灰尘的知识储备仓库里到处搜寻,似乎想要找到些什么。

    “战舰于水中,步卒于岸边……这……这不是却月阵吗?”

    弘历忽然想到了一个在他自己看来都有些陌生的历史名词。

    众人不解其意,唯有和珅快速反应过来。

    “昔年刘裕北伐,遭遇北朝三万骑兵进攻,遂以水师、步卒于岸边列阵,以少胜多,大破北朝骑兵,却月阵一战成名!”

    “是了……是了……”

    弘历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兰芳贼中有能人,深谙兵法之道,能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阿桂明明也是老将,也是经验丰富之人,怎么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找不到应对之法?”

    弘历捏着拳头,在自己的床沿不住的捶打。

    “妄为老将!罔顾朕恩!丧师失地!如此大败,叫朕有何颜面面对历代先帝?叫朕如何是好……四万八旗子弟啊!四万人啊!当年先帝和通泊之败都没有丧师失地到这个地步啊!朕一世英名!毁于一旦啊!!!”

    弘历比较推崇他的祖父玄烨,对于他的父亲则不怎么推崇,父子俩的关系比较僵硬,弘历也一直不觉得自己比自己的父亲要差。

    乾隆五十二年之前的历次作战,弘历虽然不说每一场战斗都能取胜,但至少在每一次战役最后的结果上都没有失败,或者说吃亏吃得太狠。

    哪怕是缅甸之战,也是缅甸请和作为结果,清帝国丢了里子,没输面子。

    可是这一次……

    前后四万多八旗兵、四万多绿营兵惨败天津,被一支数千人的兰芳军队玩弄于鼓掌之中,就算最后清军歼灭了这支兰芳军队,结果又能如何呢?

    他已经输得比他的父亲还要惨了。

    当年和通泊之败,京师旗人家家戴孝,这一次消息传来,不用说,京师旗人家又要家家戴孝了。

    眼见弘历如此颓丧,三名军机大臣互相看了看对方,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们习惯了听从弘历的指示办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意志办事,眼下这个局面,他们更是希望能得到弘历的准确指示。

    于是和珅叹了口气,还是开口了。

    “皇上,眼下不是追究阿桂的时候,阿桂甚至生死不知,当下,兰芳贼军进犯京师之心昭然若揭,刘秉恬已经领兵在通州布防,接下来该如何行动,还需要皇上决断啊。”

    弘历闭着眼睛不住的哀叹,到了,还是长叹一声,叫人把他扶了起来。

    “阿桂无能,使我丧师失地,以致贼军逼近京师,朕心不安……尔等有何看法?”

    眼见弘历把皮球踢了过来,三名军机大臣一阵心慌。

    王杰和董诰立刻看向了弘历专用解语花和珅。

    和珅一阵无奈。

    他擅长的是内政,又不是军事。

    当初不是您老人家让我不要要掺和军事的吗?

    和珅于是叩首道:“奴才不谙军事,不能为君分忧,还请皇上责罚。”

    弘历摇了摇头。

    “好吧,好吧,那王杰,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

    王杰一阵头大,有些埋怨地看了一眼跪伏于地的和珅,硬着头皮开口了。

    “回陛下,臣以为,阿桂将军四万大军尚且战败,足以证明贼军强横,此时,刘秉恬以两万军兵防守通州实属艰难,若能防御成功,便已足够。

    兰芳贼军虽然战胜,但是久战之后,师老兵疲,必为强弩之末,刘秉恬只需死守通州,不让贼军靠近京师即可,待蒙古马队、索伦营抵达之后,再全力出击,必可得胜。”

    弘历听后,过了好一阵子才缓缓开口。

    “你说的有道理,当前,必须要稳妥,不能再有闪失了……传旨给刘秉恬,令其领兵固守通州,不得随意出战,若有闪失,提头来见朕。”

    “遵旨!”

    三名军机大臣叩首。

    此后,弘历还有些担心刘秉恬那边人手不够,于是下令把最后八百名健锐营士兵调派给了刘秉恬,以增强他手下的战斗力。

    离养心殿之后,和珅、王杰和董诰走在路上,气氛沉闷,一言不发。

    三人的关系有点尴尬,但是此时此刻,在这个要命的时候,似乎不说些什么,也不太好。

    于是和珅主动打开了话匣子。

    “王大人,董大人,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咱们三人还有必要互相针对吗?”

    王杰闻言,看了看董诰,见董诰一脸无奈,便长叹一声。

    “和大人所言甚是,当下这个时候,的确不是意气之争的时候了,需同舟共济,方能度过劫难。”

    “如此,有些话我也就不藏着掖着了。”

    和珅看了看四下无人,低声道:“二位大人以为,刘秉恬能守住通州吗?”

    董诰闻言一愣,而后意识到了什么。

    “和大人,慎言。”

    王杰看了一眼董诰,又看了看和珅,发现和珅也在看着自己,便抿了抿嘴唇,犹豫片刻。

    “和大人是认为刘秉恬守不住通州?”

    “我不太看好刘秉恬。”

    和珅低声道:“我虽然和阿桂素来没有什么交情,但是阿桂善战我是认可的,此番阿桂率领四万八旗精锐尚且无法应对兰芳贼军,我认为,兰芳贼军实力强横远超我等想象,或许,我等应该有更多的准备才是。”

    “和大人的意思是?”

    “若通州不可守,京师危矣,京师危矣,则吾等做臣子的总要确保皇上的安危,不是吗?”

    “这……”

    王杰犹豫道:“和大人以为,通州必败?京师会被贼军侵袭?”

    “为人臣者,总要做最坏的打算才是,若无最坏的打算,情况一旦到了无法收拾的地步,我等又该如何作为?”

    和珅缓缓道:“之前我等不认为阿桂会失败,结果呢?阿桂惨败的猝不及防,让我等毫无准备,连皇上都没有准备,这种事情可一不可二啊!

    况且眼下江南战局不利,大运河被截断,若短时间内无法打通,则更是大事不妙,此番朝廷大军数路出击声势浩大,但究竟能取得几分战果,犹未可知。

    皇上春秋高,精力身体不比以往,当前的局势下,我等做臣子的必须要有所准备,咱们商议一下,在最坏的情况下应该如何作为,如何?”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