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二百二十三章 暴发户与累世贵族
    和珅意有所指的看着王杰。

    王杰看了和珅一眼。

    “和大人这话可有点意思,刘墉是否能进入军机处,那是皇上才能决定的事情,与你我有什么关系?皇上愿意让他进,他就能进,皇上不愿意让他进,他怎么都进不去。”

    “话是这样说,但是之前梁国治病逝的时候,朝廷里关于刘墉要进入军机处成为大学士的消息可是甚嚣尘上,而最后却是王大人您进入了军机处,您想啊,这刘墉心里能没点什么想法?”

    和珅俊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人畜无害的笑意:“刘家四代为官,他爹刘统勋数十年官场生涯,人脉深厚,刘墉自己也是多年宦海沉浮,也有自己的关系。

    他不入军机处还好,一旦入了军机处,成了大学士,手上的权柄一多,原本那些对他避之不及的人可都会扑上去讨好他,求着他,哄着他。

    到时候,什么好事儿都要紧着刘墉来,皇上也会更多的向他问计,然后咱们两个可就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咯,您说是不是啊,王大人?”

    王杰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扭头看着和珅。

    “此前我听说刘墉曾经与和大人有些不愉快的地方?”

    和珅点了点头。

    “挺久之前的事情了,当时我资历尚浅,也年轻,刘墉仗着家世好,对我颇为不屑,不过事情都过去了,我也不怎么在乎了,倒是王大人您,顶了刘墉的位置,叫他期望落空,他这心里可不好受哦。”

    王杰深吸了一口气。

    “我的资历的确不如他,出身也不如他,但是那又如何?他自己触犯了皇上的忌讳,难道还能怪我不成?这难道是我的错?”

    “事情是这么回事,奈何这人之心,海底针,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和珅缓缓道:“这件事情,咱们插不上手,甚至咱们要做的事情也要靠着刘墉这番操作给咱们打基础,坏他的事情是做不到,他必须要成功,而他成了,必然能进入军机处。

    到时候,他锋芒毕露,咱们可不要避其锋芒吗?届时就看着他威风凛凛,而你我二人则要居于其下,闹不好,首席大军机的身份还要给他得了去,您甘心吗?

    当初,您可是正儿八经的状元出身,而刘墉则是靠着乃父身份,直接以恩荫举人的身份连跳四级,直接参加会试和殿试,比您寒窗苦读可要简单的多,您能咽得下这口气?”

    王杰的目光变得有些阴沉了。

    他这种靠着勤学苦读一路过关斩将、突破六级考验逆天改命的人,最讨厌最看不起的,就是靠着关系混进来的人。

    我十年寒窗苦读,凭什么叫你一个纨绔子弟跟我同台竞技?

    你也配?

    但王杰并未失了分寸,他很清楚和珅的目的。

    “和大人对王某说那么多,想来也是有些想法的吧?”

    “和某的确有些想法,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王大人考虑。”

    “为王某考虑?”

    “和某虽然年轻,资历浅,但是和某是旗人。”

    和珅笑道:“旗人有旗人的仕途,刘墉再怎么劳苦功高,除非入了旗籍,否则也不可能真正威胁到和某这个旗人,皇上也不会让他威胁到和某,但是王大人,您就不一样了,您这个状元,可比他那个二甲第二名来的更有含金量啊。”

    王杰抿了抿嘴唇,盯着和珅,心中思绪百转千回。

    的确,和珅说的是实话,他再怎么年轻资历浅,他也是旗人,虽然不是上三旗的人,但是和珅所属的正红旗也是下五旗之首,地位也是有的。

    在大清,旗人有旗人的游戏规则,旗人有自己的仕途通道,和汉人牵扯不到一块儿去。

    刘墉再怎么牛逼,他也是个汉人,不是旗人,侵犯不到旗人的政治基本盘。

    但是对付他王杰,还是颇有余力的。

    如果他真的因为军机处的事情而对自己心怀不满的话……

    思考了一阵子,王杰看了看和珅,向和珅露出了一丝笑意。

    “过去,王某对和大人多有误解、诘难,和大人不会怪罪王某吗?”

    “此一时,彼一时,阿桂已死,过去的事情,那就让它过去吧。”

    和珅忍住惊喜的情绪,微笑道:“死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和某更想向前看,而不是盯着后面不松开,况且和某眼下也是势单力孤,王大人若愿意伸出援手,和某不胜感激。”

    王杰点了点头,想了想和珅眼下的处境,

    “既如此,往后,还请和大人多多照拂,但凡王某力所能及之事,还请和大人不要吝啬金口。”

    和珅大喜,立刻伸手握住了王杰的手。

    “若然如此,就是和某的荣幸了。”

    两人相视一笑,达成了属于他们的协议。

    旋即,王杰向和珅问了一个问题。

    “董诰也是军机大臣,在朝中颇有些声望,和大人不想着与董诰携手吗?”

    和珅冷笑。

    “王大人有机变之能,我深深感到佩服,而董诰,虽有办事之能,却拘泥于酸腐儒道,终究非我同路人,不过我看他也未必能和刘墉走到一起,所以其人,无所谓。”

    王杰对和珅的这一看法颇为赞同。

    董诰身上的书生气太重,如果只是一个学者,这当然是好事。

    但是董诰同时还是一个大臣,一个军机大臣,如果书生气太重的话,显然不适合在帝国权力核心长久办事。

    事实上和珅和王杰都为董诰能进入军机处感到意外。

    虽然他确实有点理财的能力就是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