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兰芳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总统是真的不打算做皇帝啊
    都说共和共和,咱们也是个共和国,可什么是共和?大总统写了不少文章,从共和执政谈到天下大同,很多人都有所感悟,但是感悟的也并不深刻,当下的兰芳,大总统想要做什么,谁会反对吗?”

    “大总统不想称帝,倒是有很多人希望大总统称帝,这算不算反对?”

    颜维星这么一说,黄桥顿时愣住。

    “这……”

    颜维星随即摇了摇头。

    “我感觉倒不是这样,应该说,眼下是临时国务委员会和军务委员会这两个会在主导兰芳,大总统虽然是这两个委员会的委员长,但是你注意到没有,从最开始,大总统就不怎么做一言而决的事情。”

    颜维星和黄桥作为高级军官,之前已经进入了临时军务委员会,参加了几次临时军务会议。

    在会议上,他们商讨进兵征战的军国大事,参与了提案、表决等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感受到了兰芳战争时期的临时性质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如何运转的。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比较新奇的体验。

    此前,他们都觉得兰芳的政务、军务都是赵学宁一个人做最终决定的。

    但是参加了几次会议之后,他们发现赵学宁并不总是做出最终决定。

    甚至在很多比较长期的事情上他都不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往往是整个会议做出决断之后,他才最后一个随大流表态。

    只有在一些较为紧急和关键的问题上,他才会表现出乾纲独断、不容置疑的一面。

    哪怕是大家表决出了最后的决断,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赵学宁也会动用自己作为大总统的一票否决权,强行否掉这个议案,然后通过自己的决定。

    接着大家就发现,赵学宁做的是对的。

    据说,这个一票否决权是赵学宁为自己保留的唯一一个制度性的强制性权力,但他行使这个权力的次数比较少。

    大部分情况下,赵学宁都像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旁观会议上国务委员和军务委员们之间的争论和博弈,并不明确表态自己支持谁,甚至不拿出自己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

    他很安静。

    对此,黄桥也没什么可说的。

    “看起来,大总统是真的不打算做皇帝啊……”

    颜维星点了点头。

    “如果大总统打算做皇帝的话,他应该已经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儿子从政了,大总统的长子已经九岁了,但是我听说,大总统的长子目前正在按部就班的上学堂,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既如此,大总统是真的要搞公天下了?”

    “这不是我们现在该考虑的事情,我想大总统一定对此有想法,但是他没有明说,就说明现在还不是时候。”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再考虑,恐怕就晚了。”

    黄桥感叹道:“我倒是感觉大总统或许对此已经有些准备了,你想啊,大总统提早十年就有了攻伐大清的准备,那对于此事,大总统会没有准备吗?”

    颜维星看了看黄桥。

    “我发现你小子有点聪明啊,怎么着,打完仗以后想从政,不想继续当参谋了?”

    “那倒不至于,我还是喜欢战场的,多刺激啊。”

    黄桥咧嘴笑道:“但是和你一样,我读了不少史书之后也发现一个问题,我发现古往今来很多威名赫赫的大将都不是死在战场上的,都是死在政斗之中的。

    战场如此凶险,尚且可以保命,政斗看不见硝烟,却杀人于无影无形,所以啊,要想做一个好的军事统帅,不仅要懂军事,更要懂政治啊。”

    颜维星上下打量了一下黄桥。

    “你这话说的颇有深意,我要好好品品。”

    “那是自然啊,你自然要好好品品。”

    黄桥笑道:“真不是我说你,眼下咱们整个军队里最年轻的兵团长级别的人物就你一个,此番攻打弘历老家的事情还被大总统交给你,知道多少人羡慕你?只是羡慕倒还好,要是眼红了,就不好说咯。”

    “你倒是想得多!”

    颜维星白了黄桥一眼:“眼下这个时候会有人有这个闲心思?打清军都打不过来呢!更别说地方上那些装神弄鬼的王八蛋。”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黄桥感叹道:“你倒是不想害人,可别人未必就能看你非常顺眼,所以古人才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眼下咱们一团和气,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

    以前咱们兰芳穷,又小又弱,为了生存就要竭尽全力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眼看着大清被咱们打得奄奄一息,偌大神州就要成为兰芳的国土,你想想,这是多大的利益?

    我看啊,那些想让大总统称帝的声音也是因为这些利益才会变得如此响亮,大总统称帝,必然大封群臣,不称帝,就不好说了,有些人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

    颜维星沉默了很久,没再说话了。

    攻克广宁之后,三月初六,颜维星率领大军越过大凌河,炮轰大凌河城,于三月初七拿下了大凌河城。

    大凌河城守备的清军二百多人全部被杀死,无一逃跑。

    三月初八,兰芳大军抵达锦州城下,炮轰锦州城。

    锦州清军十分慌乱,但仍然坚持守城,发炮还击,可惜收效甚微,抵抗兵力也严重不足。

    三月初十,兰芳军队攻克锦州,杀锦州守将,俘获锦州旗人十余万。

    三月十三日,兰芳军连克大兴堡、塔山、连山堡、双树堡。

    这些地方有的空置,有的只有几十、一百余旗人居住、守卫,被兰芳军队一鼓而下,完全起不到阻碍的作用。

    三月十五日,兰芳大军兵临宁远,在宁远击破清军两千,并炮轰宁远城,宁远守将率军出击,惨败,被杀。

    三月十七日,兰芳大军破城而入,攻克宁远,俘获旗人七万余。

    宁远城作为努尔哈赤折戟沉沙、袁崇焕打下威名之所在地,还是挺有些意义的,于是颜维星饶有兴趣的观赏了一番宁远城。

    至此,盛京将军辖区已经基本上被兰芳军队打穿,八十余万关外旗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获,重点城池被兰芳军队接连攻破,整个盛京地区已经没有可能继续抵抗的存在。

    至于要不要进一步进攻山海关,颜维星表示没有必要。

    他于三月二十三日率领军队、带着大量缴获和俘虏踏上了返回沈阳的路途。

    关内,兰芳军队已经扼守天津,使京师人心惶惶,关外,盛京不复存在,八十余万旗人尽丧,满清老家已经被颠覆,继续攻打山海关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弘历得知消息之后,会派兵出关开辟再一个战场吗?

    他会想要收复已经回不去的老家吗?

    颜维星一点也不担心,他派人渡海前往天津,把自己在辽东征战的消息通报了李闯,让李闯这边给点力,多牵制牵制清军,最好让清军没有余力。

    真要有,也无妨,跟他们打就是了。

    他绝不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会打不赢来犯的清军。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