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 第23章:电池
    【当第一颗电子被吸引离开后,此时正电荷比负电荷多,所以原子核内部会显正电性,这剩下显正电的部分叫正离子,当第二颗电子想脱离正离子,显正电的原子核会吸引它,防止它离开】

    【解决方法是泡在盐水中,锌元素的电子离开后,同时剩下带正电的离子会融入盐水里,整体依然保持电中性】

    【只要一直传输,电子就一直抛出离子融入盐水里,电子定向移动跑起来了电流也就形成了】

    【到这一步还没完,另一边元素得到电子,也会形成带负电的负离子,会排斥电子进入】

    【这里我们用的是铜元素,铜的特性和锌差不多,也很想脱离电子,但铜抛弃电子的程度比锌小】

    【这两种元素放在一起,也能实现电子定向移动,当铜元素有锌的电子进入,这多出来的电子反而会溶入盐水变成气体,铜依然保持在电中性】

    【这整个过程就是锌元素电子一直抛出,同时锌正离子溶入盐水,另一边铜接收到的电子在溶入盐水形成气体,导线一直有电子定向移动,也就是电流形成,灯泡点亮】

    贞观年间,长安城。

    一会原子一会电子一会又离子,为什么正电荷和电子必须相等?

    一个个问题萦绕在心间,程咬金感觉如同在听天书.天杀的为什么这么难啊???

    “我终于知道后世的学子为什么厌学了”尉迟敬德感同身受。

    李世民捋了一下,两金属棒中间要浸泡盐水是为了解决电子无法挣脱正离子束缚的情况,但盐液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天幕并未提及。

    “按天幕说,锌块是由一个个原子组成的,原子失去电子后变为正离子,正离子会融入盐液中,那最后一个锌原子失去电子后还能继续产生电流吗?”房玄龄若有所思,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最为核心的一点。

    “应该.”魏征等一众人心中就要脱口而出说能,但转念一想又不对劲,很明显.这是有问题的啊。

    “难道说,这锌用着用着就没了?”

    李世民也有些惊讶,不过转念一想,这和发电的磁石失去磁性不是一样吗?

    【锌这种金属,古代称为白铅、白水铅、水锡、倭铅,称呼之所以是铅,是因为铅锌具有类似的外层电子结构,都有强烈的亲硫性,容易伴生形成铅锌矿】

    【而且锌电池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是一次性电池,锌块反应完了就没了,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上成本极高不适宜推广】

    【那有没有能反复利用的充电电池呢?还真有,那就是铅锌矿中的另一位金属,铅.】

    【将两块铅放入硫酸溶液中并通上电,发现其中一块会氧化成二氧化铅,另一块会变成海绵状铅,这时两块铅块出现巨大的电势差,电子可以定向移动】

    【最神奇的是,电子跑完,也就是电量释放完毕,两块铅又会恢复原样,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对其反复充电放电,实现电池的重复利用】

    【铅酸电池虽然能实现循环充放电,但缺点就是体积太大,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原子每次能释放的电子太少了,只有4个】

    【在此基础上,科学家们后来又找到了比铅更合适的材料,那就是锂,用锂制成的电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锂电池啦】

    洪武年间,金陵城。

    视频到此就结束重新播放。

    “安卿,这白铅朕记得是用来制成黄铜吧?”朱元璋记忆还算好,此时想起这事。

    黄铜(也就是铜锌合金),用途广泛,无论是铸币,还是宫廷车马、服饰、仪仗器具等都有用到,安然自然是知道这事的。

    “确实如此,陛下博闻广记令人敬佩。”这话倒不全是马屁。

    朱元璋点点头又吩咐工部尽快提出铅、锌材料给科学部做实验。

    目前来说,科学部还没研制出能用电的物件,但水电一直能发电,这部分电倒是可以通过铅酸电池储备起来朱元璋内心如此安排到。

    安然自然不知道他的想法,况且这不算什么事,于是也应允下来。

    《我一直不明白,电池里面就一根碳棒是怎么产生电的,电又是怎么放进去的》

    《其实并不是往里面注入能量而是把电子赶到另外一边。就会形成一边高一边低,由于电势差电子会自发的移动。》

    《还有为什么没电了用牙咬几下又有电了》

    《距离产生电阻啊!电阻大跑不过去,你咬紧电阻小就跑过去了。》

    《能不能讲讲充电原理,现在电车电池充好电电压越大越快,还有危险程度,什么样的电池能接受更高的电压,未来会达到充电比加油快吗》

    《这个主要瓶颈在材料上面,目前没有发现更合适的材料来实现充电比加油快》

    朱元璋有许多都看不懂,只是让人先记下。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