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盛世文娱 > 第九十七章购房
    看完房子之后,穆云海主动开口问道:“王大叔,您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

    “两万块!”

    穆云海和胡丹对视了一眼,这价格不是一般的贵。

    “太贵了!太贵了!你在这宰冤大头呢?”没等两人说话,胡丹先不干了,“人可是我带来的,哪有你这么要价的?”

    “老妹呀,我这价钱真不算贵了。我们旁边就卖两间厢房还要了一千块钱呢,我这九间房,还有茅房和煤棚,再加上这院子,两万块钱可是良心价。”

    胡丹觉得这个价钱比他的心理预期高了不少,最主要是价格和房子的地理位置有点不匹配。

    这儿可是城北,要是在城西这个价位还说得过去,这个时代还没有学区房一说,虽然这里紧靠大学城,但是现在可没有为了上个学在附近买房子一说。

    燕京有句老话,“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这话最早见于清朝末年学者震钧的《天迟偶闻》一书。

    京师有谚云:“东富西贵”,盖贵人多住西城,而仓库皆在东城。”

    当时西城住的都是王公贵族,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府在这里扎堆儿,地位尊崇,所以说“西城贵”

    而国家的仓库都坐落于东城,那时候燕京共有十三个大型仓库,其中位于东城的就有七个。而且由于仓库的大量聚集,东城也成为了京城的金融中心。

    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恒”钱庄,恒兴、恒和、恒利、恒源,均是坐落于东城。清朝末年,洋人更是在这儿设立了许多银行,就如着名的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因此称“东城富”。

    而清代的北城,是现在钟鼓楼一带地区,这里属于居民区,当时一般的穷苦百姓都住在这,所以是“北城穷”。

    至于这“南城贱”,是因为当年南城有天桥,是曾经燕京最为繁华热闹的平民娱乐场所,也是无数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杂耍技艺的汇集之处,这些聚集的杂耍艺人与戏子们从事的都是贱业,自然而然南城也就被冠上了“贱”的名号。

    “王大哥,你这要价太贵了!你以为这是城西啊!就这房子城西也不值一万块。”

    胡丹朝房主摇了摇头,连还价的欲望都没有,就准备带着穆云海离开。

    “诶,别介,您倒是还口价啊!”

    穆云海没打算停留,直接出了院子。

    带路的王叔挺生气,“我好不容易给你找个要买房子的,你可倒好,一口价直接把人喊跑了。”

    “这人买东西不知道还价啊?”

    “废话!你当这是街边买东西呢?人家是诚心来买房子的,你这破房子一万块都嫌多,你直接喊两万,人家当你不想卖呢!以后再不管你们家的破事儿。”

    说完气呼呼地走了,刚出院子,卖主就追了出来,向几人喊:“我也不叫虚价了,一万三千块,要就回来办手续。”

    穆云海和胡丹对视一眼,胡丹看出穆云海有点动心,就带着人重新回到小院。

    穆云海对房主说:“你这房子不能住,我可不买啊!本来没什么钱,要是再花费大量资金修缮,买到手却不能住,岂不是白扔钱吗?”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价格落在一万一千元。胡丹带来的建筑设计师开始检查房子的质量,又从中找出各种问题。

    房主看到穆云海有点要放弃的样子,主动再少要五百元。

    双方达成一致,同意一万零五百成交,几十元的过户费也由房主承担,双方当场签订了买卖协议,穆云海交了五百元定金,商定第二天就到房管处办理过户手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