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160章 整合企业与人情世故
    至于他说的贷款方面,这个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这是保税区成立之初就定下的优惠政策,自己出不出面以檀锦程八面玲珑的手段依旧还是能办下来的,让自己出面多少也是故意留下个人情。

    但这也没关系,等明年产能上来了,参加一次春季广交会,不就符合条件了嘛。

    目前园区里的外资主要是以台资企业为主,基本集中在电子制造这一块儿,至于内资企业那就是五花八门了,纯做商贸的也有,做物流的也很多。

    各项优惠政策跟其他入驻企业一样,只不过要等到2006年1月1日开始才正式生效,前提是檀锦程要把两家公司的注册地移到保税区,另外还要保证以后闪驰会有出口业务。

    这点檀锦程倒也无所谓,晚几个月就晚几个月吧,这几个月里把生产线安装好就行了,至于说更改一下注册地就能享受优惠,这种事情傻子才不干。

    看着檀锦程咧嘴直笑,一起陪同来的秘书也忍不住莞尔,年轻就是好啊,能够很肆意的释放自己的心情,20岁就拥有一间3000平米的正规厂房,换了谁都会很开心,但敢在领导秘书前面这么开怀笑出来的不多。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也是檀锦程知道区里最近在重点关注自己,电动车产业链在北仓这边属于一个新的产业,目前能够带动的也就模具还有塑料制品以及一些非常小的零部件。

    锦鹏贸易还有锦逸实业海关出口的货物大部分就是跟园区里的一些企业合作,此外还有一些高新技术之类的公司。

    要知道园区内的企业生产的出口货物,是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的,退税额度最高可以达到100%!只这一项目就足够吸引企业入驻了。

    最让大家觉得新奇的是,这家企业的老板在注册公司之时还不到20岁,而在注册闪驰之前他已经有两家运营良好的外贸企业了,商业天赋拉满啊。

    如果能够填补这方面的空白,那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区里都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成绩。

    闪驰车业在成立之初他甚至都不愿意向银行贷款扩张,可见他的性格还是十分谨慎的。

    每月3万台的产能完全能够满足进一步扩张,北仓本地也可以安排上了,风驰也可能生产出来了,不错不错,赖皮了几天总算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保税区也叫出口加工区,2002年投入运营的,其主要功能是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以及保税仓储等等。

    锦程这个名字在2005年还没有其他的含义,不是所谓的江南第一深情,代表着锦绣前程的意思,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其他行业的,迷不迷信的咱就不提了,但有个好的彩头那总是开心一些的。

    檀锦程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有底气做这些,当一个人还有用的时候,那么他有一些小的出格行为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电动车行业由于郭嘉政策的支持,目前算是较为高端的产业,甬城乃至于北仓虽然是制造业为主,但在电动车产业里还是比较薄弱的。

    而且第一年还不要钱,另外租约是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计算,实际上是免了14个月的租金,哈哈!

    像檀锦程租的这套,因为承诺会将锦逸实业以及闪驰车业两家公司同时将注册地迁入保税区之内,便有了租金上的优惠。

    领导关注,赵锦生其实也私下调查过这三家企业,分析过他们的现金流状况,从中也不难看出檀锦程这位年轻得过分小老板,看似每一步都像是在梭哈冒险,但其实他对于企业现金流的把控非常严格。

    此外还有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财政奖励以及提供专项信贷支持,低收费政策,免收租金服务费等等优惠政策,非常的具有吸引力。

    赵锦生长得是气宇轩昂,不得不说,檀锦程跟这位赵秘书的名字还有些接近,不报姓的话还真以为是兄弟,无形当中也增添了一些亲密感。

    对于入住的企业有一定的要求,但同时也有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原本檀锦程没想过拿下这么好的厂房,因为目前为止闪驰还没有出口业务。

    闪驰车业除了正式运营的七八月份是亏损状态,九月份就能够完成收支平衡,到了十月份就能够将今年的亏损填上。

    檀锦程心满意足的离开,3000多平,设计设计能够增加五到六条生产线,产能最高可以达到现在的三倍,这样明年产能最高可以做到每月3万台!

    檀锦程眨了眨眼道:“谢谢赵哥提醒,改天等您不忙的时候请您来厂里指导指导我们。”

    一家企业最怕的就是现金流断裂,他在创办第一家企业之时就意识到了这点,这就要比大部分创业者强上很多了。

    “够圆滑,有底线,懂规矩,这个年轻人确实是有点东西啊。”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