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 > 第七卷捣中原英雄惜落幕 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中施暗手
    虽然秦桧只是隐晦地点出岳飞如今功劳声威已到顶峰,一旦攻破宋朝旧都,彻底光复中原,到时只怕将封无可封,但高宗皇帝立即敏锐地抓住了秦桧话中的潜台词,那就是“如此大功,除非封以王爵,否则一旦岳飞麾下将士不满,只怕黄袍加身的故事就会再度重演。”

    虽然高宗皇帝对待金人畏之如虎,敬之如父,但面对诸路大将却是时刻保持着自己帝王的矜持与高傲。在他眼中,功劳即使大到如韩世忠、岳飞等辈,也无非是赵氏宗室所养的鹰犬罢了,若是不能像张俊一般听话,就算其立得再大的功劳也是无用。而且如今岳家军已经打到开封外围,一旦攻克旧都,那帮大将和愚忠之臣会不会让自己重返旧都,恢复宗祠呢?到时自己于临安一隅安享太平的美梦岂不是就此破碎了么?那时身在前线,一旦金人来犯,只怕连跑的机会都没了。

    想到这里,高宗皇帝沉声说道:“战至此时便已足够,当初朕只命岳州进军蔡州,观察敌势,谁料他竟然违诏北上。虽有寸功,但抗旨一事却是不得不究。如今当令其回军方好。”

    秦桧点点头道:“臣亦是此意。不过如今各地群情激愤,正要借岳家军威势,光复旧地,若是贸然使其回军,一则恐其违诏不从,使朝廷颜面尽失,二则恐生民变,反使国家生乱。”

    高宗皇帝沉思片刻问道:“那依卿之意,该当如何?”

    秦桧眼珠一转,说道:“顺昌府原属京西路,本就是岳飞防区,不如下诏使刘锜还兵,令岳飞屯兵驻守,到时其兵力分散,若不回军,则将被金军各个击破,故而臣判断其必定回军。如此一来,岂不是名正言顺?”

    高宗皇帝闻言大喜,立即传诏下去,命人星夜送往身在郾城的岳飞手中。

    当岳飞接到诏谕后,立即明白高宗皇帝意图,但此时战局正在如火如荼之时,怎能轻易变更战略,于是他立即上疏道:“臣日下具名闻奏札送臣疾速施行,臣除已恭依前项圣旨指挥施行外,臣契勘近准枢密院札子节文,奉圣旨顺昌府旧属京西,合拨属本路,并要岳飞分拨兵将,严为守备。刘锜候岳飞差到兵马,将所部起发,前去镇江府听候指挥使唤。本司契勘,所管军马已分布调发前去陕、虢、西京、陈、蔡、颍昌、汝、郑州一带,并已有差往河东河北措置事宜,已两次申奏,乞将刘锜一军且令于顺昌府屯驻,庶几缓急,可以照应,去讫伏望圣慈,特降睿旨,依臣已申奏事理施行,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将奏章送出后,岳飞犹不放下,另上疏道:“虢州亦元属陕西,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将虢州依旧拨隶川陕宣抚司,其知虢州武赳,并元带去军马却乞发还本司,应副使唤。及寄理武功大夫、博州刺史、河南府兵马钤辖李兴,本司先次依已得圣旨,便宜指挥,差兼本司左军统制。今据李兴申准朝廷,指挥差知河南府兼本路安抚使,今来措置,事宜之间,照应不一切,恐有误指踪,并蔡州、汝州近准,朝廷拨隶京西南路,欲乞将逐州依旧拨隶河南府路,别差帅臣。并蕲、黄、光州元属淮西,亦乞并拨隶本路。庶几归一缓急,不致误事。只乞令臣依旧为朝廷守湖北京西两路以备缓急使令,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当岳飞将两封奏章送出,也不禁陷入深思,如今自己大军兵分数路,虽然屡获捷报,但过长的战线无疑也分薄了自己的力量,一旦金军聚力来攻,到时只怕反而是处处受制。想到此处,岳飞立即下令,命岳家军尽速集结,分作两路,一路归于郾城,由自己统领,另一路归于颍昌,交由王贵指挥。

    但就在岳飞调集人马的同时,久经战场的兀术也发现了岳家军四处分散的问题,于是,一场针对岳飞的攻势也缓缓展开。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