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 > 第九卷除奸佞英雄再复回 第五百四十章 游湖得信踪
    绍兴十六年岁末,临安罕见地下了一场雪,雪过之后的清晨,在离皇城不远处的一座府邸院中,一个青年男子身着一身紫色短衫,正将一套拳打得风声呼呼,头顶上热气蒸腾,久久不散。

    一柱香过后,那男子收了拳,一口气吹出,在冷冽的空气中形成一道白色的气箭,足足吐了尺许方尽。随后那男子从一旁内传手中接过毛巾,在一旁的清水中净了脸,这时一旁侍卫模样的人笑着说道:“王爷的拳法渐入佳境,便是放眼武林,也算得上是一流好手了。”

    那男子抬起头,一双剑眉微微一挑,随后叹口气道:“可惜传我这套拳法的人早已不在,却是无人再可指点了。”

    那侍卫见主子有些伤感,便劝慰道:“岳少保故去已有五年,王爷仍自念念不忘,便是岳少保在天有灵,亦当念王爷尊师之情。”

    原来这个年轻男子正是岳飞的弟子赵昚,就在岳飞离开的第二年,赵昚被高宗皇帝进为普安郡王,遥领常德军节度使,随后出宫开府,就在皇城不远处建了普安郡王府,长居于此。

    赵昚随着年纪渐长,便开始关注时局变化,有时也不免发表一些看法,由此逐渐卷入政治漩涡中,尤其是因岳飞之事,同权相秦桧的关系十分紧张。

    绍兴十四年夏,衢州发生民变,秦桧未曾奏闻高宗皇帝,便私自派禁卫军前往镇压。赵昚知道此事后,便密奏给高宗皇帝,并言道:“帝在内,禁卫擅出其外,右相可代天行事否?”

    高宗皇帝闻言不喜,于是便将秦桧唤入宫中,一番指责,令秦桧十分狼狈,无奈之下,只能支支吾吾地答道:“不足烦圣虑,故不敢闻,俟朝夕盗平则奏矣。”

    高宗皇帝听了秦桧之言,虽对此事不再追究,但终究还是在秦桧心中埋下了一根刺。于是当他知道是赵昚密奏此事后,对其更为忌恨,因此一直与韦太后阻止立赵昚为皇储之事。

    此时赵昚入内室更换了干净衣物,出来对侍卫说道:“听闻金使来贺,尔等随我出去走走吧。”众侍卫知道这位王爷的脾性,便苦笑道:“随王爷出去尚可,但望王爷莫要横生事端方好。”

    赵昚闻言大笑道:“一群没骨头的,只是今日雪霁,想去西湖边走走罢了,看把你们吓的。”

    赵昚一路行出大街,此时已近年末,大街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家家门前挂起灯笼,清扫屋舍,竟令这冷冽的寒冬稍添了几许温暖。

    行至西湖边上,只见山笼青纱,雾罩湖面,隐约可见湖中画舫往来,亦可听得船上有士子吟诗,歌伎抚琴之声传来。赵昚立于桥头,望着桥下行人和湖中船只,叹口气道:“果然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旁的随行的内侍闻诗笑道:“王爷诗情越发更胜从前了,此诗虽然写的是临安胜况,却有忧国之心,若是陛下知道王爷之心,定然倍觉欣慰。”

    赵昚听了却并无半点喜色,反而叹道:“此诗非我所作,作诗者乃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大才,可惜可惜。”众人见其兴致不高,便低头闭口不言。

    赵昚边行边看,正行进间,突然一个人匆匆跑过其身边,撞了他一下。一旁的侍卫立即上前怒喝道:“没长眼睛么?乱撞什么?”

    那人连忙回身向着赵昚躬身道:“这位公子,在下家中有急事,行事匆忙了些,冲撞了公子,万望莫怪。”

    赵昚本就心中不快,此时被撞,更是微微皱眉,但看这人彬彬有礼,便也不忍发作,于是说道:“家中有事,自然焦急,兄台不必多礼。”说罢伸手托住其双臂,便将其扶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