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 > 第九卷除奸佞英雄再复回 第五百四十六章 师徒议高宗
    赵昚内心挣扎了片刻,想着自己若是再做虚言,只怕被岳飞不喜,而且这几年自己也确实过得憋屈,于是便横下心来说道:“弟子也曾听闻陛下当年也是热血有胆之人,想当初金贼围困汴京,他也曾亲入虎穴,也不曾丢了我朝颜面。只是自从登基之后,却如同大变了一个人一般,先是宠幸汪黄二贼,如今又独宠秦桧,武事上放着如恩师、韩世忠等大将不用,反而要学太祖皇帝杯酒释兵权的法子,弄得如今军中良将大多意兴阑珊,把驱逐金贼,收复故地的大志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而文事上更是如此,李纲何等见识本事,却不得不屡屡沉浮,最终使得一代名相落得个郁郁寡欢,客死他乡的结局。还有如赵鼎、张浚、李光等名臣,无不落得个谪贬的下场。如此作为,便是弟子亦为之汗颜。身为太祖皇帝子孙,弟子只担心若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待得金军铁骑南下之时,便又如靖康故事也。”

    岳飞闻言微微一笑,说道:“你在宫中虽然多年,但还是对我们的皇帝陛下了解的不够深啊。”

    赵昚闻言疑惑地问道:“恩师此言何解?”

    岳飞整理一下思绪,开口说道:“当年陛下还是康王时,岳某便投在其相州军中,初见陛下时,只觉得其礼贤下士,待人温良,对待金人犹如刻骨之仇,故以为得逢明主。但当时徽、钦二帝尚被困汴京,在外皇室子孙唯陛下也,于是钦宗皇帝派人冒死突出重围,传密旨于他,开大元帅府,招天下人马入京勤王,而那时恰巧岳某便在恩师宗泽麾下。但谁料我等一路南下,屡破强敌,而我们的大元帅却是在外围徘徊一圈后便退往大名府。”

    “待得二帝被挟持北去时,恩师曾进言其起兵拦下北归的金兵,谋夺二帝,但陛下却一力阻止。虽然陛下常在满朝文武面前说起二帝北狩时却泪眼婆娑,可一旦有机会迎回二帝时便没了声息。当年我自朱仙镇撤军时韩世忠和刘琦皆劝我不必管那圣旨,只需取了汴京,迎还钦宗皇帝便是不世之功。但那时我便明白,要我撤军并非只是为了和议一事,也断不会是秦桧一人能做的事。这件事的背后,真正发话的必然是陛下。此事无他,只因若是这期间徽、钦二帝无论何人还朝,受到最大威胁的便是当今陛下。自古天家无亲情便是如此,父兄在五国城受苦时不见其有何举动,待得徽宗皇帝仙逝后便要大张旗鼓,不惜屈己求和也要迎回梓宫,而这其中却是丝毫也未曾提过仍在五国城中受难的兄长,这个道理便不言而喻了。”

    “也正是因岳某看得明白,而陛下召我回临安之时我便知道,恐怕在陛下的授意下,秦桧等人早就设下了天罗地网等我去投,因此我宁愿诈死,也要暂时远离是非之地,保留有用之身,以求能够再度为国效命。”

    赵昚听后沉默了许久,虽然他在宫中久居,知道皇家人情凉薄,但始终不如岳飞看得通透,仔细思索一番后才觉得岳飞所言有理。于是无奈苦笑着问道:“若果真如此无父无兄,那这心境也却太过歹毒了些。”

    岳飞闻言笑道:“这只是其一罢了。”

    赵昚抬头看向岳飞,问道:“莫非恩师还有所示么?”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