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18章 方小将的野望
    “是啊,谁又能想到,恰恰就是这个年轻人写出了《牧马人》。”胡采投去欣赏的目光,“小说我在文代会看了,写得很好。”

    方言道:“也不完全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燕京文艺》的老师们给了很多建议。”

    “但‘反思文学’,总归是你想出来了吧。”

    “是啊,这个‘反思文学’,伱当时到底是怎么想的?是写《牧马人》的时候就想好了?”

    “跟我们说说吧。”

    “………”

    陕北代表团里的一个个,围着方言,你一言,我一语,和他讨论反思文学这股新浪潮。

    陆遥眼神炙热地看着这个在文代会横空出世、名动燕京的作家,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文代会只是个开始,接下来才是高潮。

    全国的报刊很快就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他和《牧马人》,包括自己担任编辑的《延河》,包括整个陕北文学界,都会配合《燕京文艺》,掀起他提出的“反思文学”的思潮。

    到时候,天下无人不识方言!

    这才是真正的“一文天下知”!

    “嘟!”

    “嘟嘟嘟!”

    汽笛声响了起来,火车车轮转动着,穿过浓浓的烟雾,开向了陕北,车身一晃一晃。

    硬卧的车厢里,方言跟陆遥、胡采等人分到同一个隔断,而且正好是上中下三个铺。

    “我中铺。”

    陆遥亮了亮小卡片。

    “我下铺。”

    方言瞥了眼一脸为难的胡采,主动提出来:“胡老师,咱俩换一换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

    胡采摇了摇头。

    “还是我睡上铺吧,爬上爬下,能锻炼身体,您就当给我这个机会。”

    方言不等对方推辞,把行李放了上去。

    “谢谢你啊,岩子。”

    胡采等人跟他熟络之后,不再叫“小方同志”,要么改口喊他的小名,要么直呼全名。

    “您客气。”

    方言心里其实也有自己的打算。

    就像王洁以挖到自己这个新作家为荣,每个编辑都要有自己长期合作的作家,方便给文学期刊约稿和组稿。

    日积月累,就能形成一个比较固定的庞大作者群,有一种说法叫“编辑部就是司令部”。

    各地文坛就是地方军队,比如陕北的叫‘陕军’,晋西的叫‘晋军’,燕京的叫‘御林军’。

    方言自己就算御林军的一名小将。

    方小将!

    司令部拥有的军队数量越多、规模越大、战斗力越猛,自家的期刊和出版社的地位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如果编辑拥有一支忠诚无比的私军,无论换到哪家期刊都紧跟的话,那可不得了了。

    妥妥的‘军阀’!

    而陕北整个省恰恰是华夏文坛的重要阵地,陕军也是华夏文坛中精锐中的精锐。

    代表团里的陆遥、贾平洼、莫伸等人,更是未来的中流砥柱,其他人虽然没听说过,但在月台接触下来,能感受到强烈的创作激情,人人憋着股子劲儿,都想写出好作品。

    这些人,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正当他思考时,胡采微笑道:“岩子,你说你的另一篇小说,会在下一期的《燕京文艺》发表,那你有没有想过,《黄土高坡》之后,下一部作品要写什么呢?”

    此话一出,陆遥、贾平洼、莫伸等四人的目光,统统投在方言的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