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39章 巴老评《暗算》
    “您的看法跟肖叔叔一样,肖叔叔看了以后,连说了3次‘别出心裁’。”

    李小琳同样感慨这个开头的别出心裁。

    开篇写了钱之江父子擦肩而过,读者就可以站在上帝视角,跟作者一起,去了解钱之江,儿子安在天在隐蔽战线工作这么多年,他这个做爸爸的,到底会是个什么身份?

    什么事让他急到连孩子都不认?

    为什么安在天说这是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仅仅一句话,就蕴藏了无数的悬念,如果开头不是这一句,变成“很久以前,钱之江路过四马路时,和儿子安在天擦肩而过....…”

    完全就是一个俗套的故事开头。

    “伱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又进步了。”

    李尧堂笑呵呵道:“他这个开头,倒跟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魔幻现实主义?”

    李小琳愣住了,第一次听到这词。

    毕竟现在,《百年孤独》还没在国内传开,魔幻现实主义也不是文坛现在的主流。

    “书架上有本出版自1955年的《佩德罗·巴拉莫》,你可以拿去看看。”

    李尧堂指向身后的书架,这本书里就运用时序的颠倒,多角度的叙述,幻觉和现实空间的穿插等手法,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我待会儿拿来读。”

    李小琳问道:“您觉得《暗算》怎么样?”

    “也是这四个字,‘别出心裁’!”

    李尧堂连声表扬,不仅别出心裁在开头,更是在题材,以地下工作者为主角的正邪斗争,在如今的文坛,那也是独苗般的存在。

    “这个题材,方言也在随信的附件里说了,叫作‘谍战’。”李小琳把附件递给他看。

    “怪不得清泉兄、王朦他们这么器重这个小方,确实值得栽培,而且是重点栽培。”

    李尧堂看后,露出满意的笑容。

    “爸爸,肖叔叔也是这个意思,他打算把《暗算》放在《收获》下一期头版的位置,而且请《文汇报》等报刊配合宣传一下。”

    李小琳如实相告。

    “就这么办,不过名字最好要改一改。”

    “名字?”

    “既然不是教人暗算,也不是讲暗算这种阴谋诡计的勾当,取个《暗算》容易混淆,给地下工作者写的文章,就该有个该有的题目。”

    “您说该改成什么?”

    “不如叫《暗战》吧。”

    李尧堂道:“与反动力量进行光明和黑暗、人道和反人道的殊死搏斗,战斗在战场的是英雄,隐姓埋名战斗在黑暗里的,何尝不是。”

    “下午回编辑部,我就转达您的意思。”

    李小琳点点头。

    “这小说拍成电影,应该会很精彩。”

    李尧堂转头问道:“琳琳你觉得呢?”

    “何止是电影,也非常适合改成话剧!”

    李小琳一下子情绪激动起来。

    李尧堂拍了下稿子:“我差点忘了,你是上戏戏文系毕业的,当年差点拜万兄门下。”

    “还不是您给拦着。”

    “不说这个,不说这个,聊这小说。”

    “爸爸,《暗战》改成话剧,绝对能火爆。”

    李小琳打算推荐给沪市话剧院改编成话剧,正好全国话剧院饥渴难耐,都缺好剧本。

    “琳琳,能不能把这个借我用一用?”

    李尧堂语气和善道。

    “爸爸,您要拿去做什么?”

    李小琳疑惑道。

    “我准备把这个交给你万叔叔看看。”

    “给万叔叔?”

    “对,自从《雷雨》、《日出》之后,78年到现在,他只出了个《王昭君》,为势位所误,心不在戏里,需要有东西激一激他。”

    李尧堂措辞罕见地严厉。

    李小琳一个激灵。

    以万佳宝今时今日的地位,文坛很少有人敢这么说,偏偏父亲有这个资格,当年就是他在担任《文学季刊》的编辑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无人问津的《雷雨》,提携了一把。

    “我给他去封信。”

    李尧堂道:“琳琳你去燕京找小方改稿的时候,顺便替我去拜访万兄,把信交给他。”

    “我明白了,爸爸。”

    李小琳点头:“过些天我就启程去燕京。”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