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做旧师 > 第7章 苏古雅集
    听得出来,这不是苏古雅集在往外卖东西,而是在收东西。

    古董店和一般店铺不一样,开门买卖都是生意。

    而且由于古董的特殊性,买比卖更重要,所谓七分买,三分卖。

    因为古董不比一般商品。

    一般商品有保质期,就算少数没有保质期的东西,那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产生贬值的。

    但是古董不一样,原则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升值。

    古董,只有收不到的,没有卖不掉的。

    因此,收货比卖货更重要。

    和一般店铺进货是批发不同,古董店没办法批发,进货渠道也不确定唯一。

    只要有古董,都可以卖给古董店,哪怕是从这里买回去的,现在再卖给古董店都行。

    “不好意思啊,您这佛像我真看不到代。”茶桌后面面朝门口坐着的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满脸笑容的将手中的一尊铜像轻轻放在了刚刚大声说话的男子面前。

    “怎么看不到代?看底款,宣德的,都好几家看过了,要不是价格没谈拢,我早就出手了。”

    “我说实话啊。”那五十多岁的男子一看就是老板之类的人,说话很是客气。“如果谁家愿意当宣德的佛像收了,我建议您赶紧出了,别管给多少钱。”

    “什么意思?这佛像难道还是假的不成?假的能做成这样?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这佛像做的的确不错,形象逼真生动,和一般的仿制品神情僵硬相比起来,的确很有水平。但是,再逼真它也不是真的。”那老板说着又随手拿起茶桌上的佛像放在手中掂了掂。

    “明朝的铜造像比你这个轻多了,因为明朝的铜资源比较紧张,匠人们在制作铜像时都精打细算,不会浪费一点铜。所以,明朝的铜像技艺也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这也算是它贵的原因。但是后世仿制的铜像就没必要省铜了,因为太省了反而费工,对技艺太苛求,仿制也不划算。所以,鉴定明朝铜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铜像的重量。”

    老板再次掂了掂铜像,“我不说多,三十来年经手的明朝铜像少说也有十件往上了,你这铜像的分量比正宗明朝的至少重了约一成。算是仿的不错,但,终究不是真的。一般稍微对明朝铜像有研究的,应该都能看的出来。所以,如果真有人看好这是宣德的,我真建议你赶紧出手。”

    老板对面那男子听得是脸色微红,看的出来这家伙肯定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了。

    “你这说的是一般规律,也不是百分百就都这样吧?万一明朝就有人不小心多用了点铜呢,皇帝也没规定多用了要杀头,谁说一定就很轻的?”

    “是,您这话也没错,的确不是百分百,这只是总结出来的鉴定规律。但是,古董这行,打破规律的东西,如果找不到出处,宁愿不要,也不能买错。”

    “不是,不确定那就价格便宜点么!万一是真的呢?那你们不就赚大了!你看看就我这件佛像,多少你们店出个价,能卖我就懒得在跑其他家了。”

    听得出来,卖家说这话其实就很明显表明了这铜像是个赝品,他也是知道的。

    我一边听着这两人的对话,一边慢悠悠的经过泡茶区。

    我瞄了一眼茶桌上的那尊佛像,不禁也是一惊。

    这佛像如果真是仿的,还真仿的不错,用眼睛光看绝对看不出任何破绽。

    明佛像的那种逼真形象,和庄严慈穆的佛态俱都丝毫不差。

    而且,佛像从视觉上看也是很到代的,不像很多仿制品要么年代感缺失,一看就是仿制的。

    要么就是仿过头了,年代感生硬。

    而这件铜像,满满的时间积淀,包浆厚实温润。

    如果它是现代仿品,那绝对是出自做旧大师之手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