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拯救大明朝:我能与崇祯交换身体 > 第25章 火器代差
    “拜见陛下……”

    “恭迎皇帝陛下万岁!”汤若望一口流利的京腔脱口而出,他在大明朝已经二十多年,就是为了传天主教。

    “怎么样?是哪里的问题?”

    一旁的王徽摇着头道:“回陛下,成功倒是成功了,但……还是有些不稳定。”

    “成功了就好,接下来就是优化的问题了。”朱常淦面色一喜,什么东西最怕的就是从0到1.

    只要有了1,

    1-100就快了,就好像当初火车刚发明的时候,那些农场主们赶着马车超过火车时还能大声肆意的嘲笑,但仅仅几年的时间,火车便超过了马车。

    燧发枪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原来的传火孔边设计一击砧。

    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既简化了射击过程,又能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

    朱常淦看着汤若望,满脸的络腮大胡子,穿着大明朝的官服。

    他上前亲自给汤若望展了展衣服,“汤监正,朕对你还是十分敬仰的,要不然也不会任命你为我大明历史上的第一个洋人监正。”

    朱常淦拿出来两本书。

    一本是汤若望编写的《火攻挈要》,主讲的是西洋大炮是如何制作,另一本是《坤舆格致》,翻译的德国矿冶家阿格里科拉的《矿冶全书》。

    “朕看过你的著作之后,久久不能入眠,但这不够……远远不够。”

    “朕希望你能为大明做更多的事情。”

    汤若望看着崇祯,一脸的不解,却见皇帝冲着身后摆手,“拿进来!”

    只见几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牌匾走了进来。

    上面写着四个字。

    “钦褒天学”。

    “朕忧心汤监正传播天主教,所以写了一个匾额,特来送给汤监正。”

    “这……谢皇帝陛下!”汤若望眼睛猛地放亮,连忙跪下谢恩。

    他一直在为谋求天主教在大明朝各省的合法地位而发愁,虽然崇祯皇帝对此不反感,但各地却是态度不一。

    “臣一定为陛下早出更好的火炮和火铳!”

    朱常淦点头,燧发枪在欧洲已经发明了快一百年了,到如今欧洲的军队已经普遍装备了燧发枪,汤若望不可能不知道,但研发进度如此之慢,可见这老毕登并没有出全力。

    历史上,崇祯应该在明年的时候将这牌匾送给汤若望的。

    自己只是提前了一年,同样是一张纸,自己要用它换取最大的利益。

    至于天主教中的发展大了怎么样,只要大明朝国祚延续,还不是皇帝说了算?

    随后,

    王承恩宣读了皇帝的旨意:“即日起,兵仗司的安全由东厂接管,任何人不得将图纸、原料带出兵仗司。”

    “凡带出资料者,斩立决!”

    要实现火器的代差,保密是极其必要的。

    撞击式的燧发枪,相对于原来的火绳铳,优势巨大,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也方便,成本也更低。

    在惊心动魄的战场上,熟练使用者一分钟只能射击两次,甚至有的人一分钟只能射击一次。

    燧发枪则提升一倍以上。

    朱常淦准备用燧发枪给满清一个大大的“惊喜”。

    就在这时候,王承恩来到皇帝的身边,低声的说道:“陛下,满清皇太极派使者过来了,称愿意和大明议和。”

    议和?

    皇太极的阴谋,果然还是来了吗?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