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隆基 > 第五十八章 追赠太子少保
    李适之是一个非常有耐心的人,离开李琩这边之后,整个人重新恢复了方才的潇洒,提着酒壶走来走去,找人灌酒。

    不过李琩看得出,对方已经装了心事了,因为李适之自己也开始鲸饮了。

    自此,李琩才终于明白了杜甫《饮中八仙歌》那句: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这老小子是真的海量,喝水都没见过这么喝的,恩?我为什么称人家老小子呢?人家才四十七岁而已。

    察觉到李适之的变化,汝阳王李琎朝李琩这里瞥了一眼,随后招手道:

    “十八郎快过来,欣赏一下伯高(张旭字)的这副字帖。”

    李琩硬着头皮走了过去,与其他一众人注视着长案上,张旭刚刚完成的一幅字。

    说实话,不论是后世还是眼下,他都看不懂张旭的字到底好在哪里,准确来说,是张旭的草书,人家的楷书,李琩还是能看出很牛逼的。

    这不怪张旭,是李琩自己没有欣赏水平。

    本以为在场的这些人,会绝口称赞张旭的这副字,结果让李琩惊掉大牙的是,这些人竟然都在挑毛病。

    这才是自己人啊,不是一味的恭维,而是指出其中些许不足,希望张旭能更加的精益求精。

    毕竟这帮人,都是行家中的行家。

    而张旭,也是一脸虚心的接受着众人的吹毛求疵,这就是人家的学习态度,没有这份态度,他不可能成为历史上排得上号的超顶级书法家。

    “你脚步未移,致使左下之间的这些字体,倾斜生硬,与最早的开篇若即若离,”王维一脸不爽道:

    “你懒到这个程度吗?你就动动你的两条腿吧。”

    李琩一脸懵逼的在旁倾听,他都没有明白王维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是一旁的王缙小声向李琩解释了一番,他才明白王维真特么是鸡蛋里挑骨头。

    王维是什么意思呢?

    一個人书写字画,开篇肯定是在右侧,笔与纸结合的位置,是在眼前一尺左右的地方为最佳,这个距离呢,方便手臂上下左右的伸展,

    那么写到尾篇的时候,你的手臂不太能够得着,所以需要移动脚步。

    张旭懒得动,那么书写尾篇的时候,身体和视线就会倾斜,自然而然写出来的字,会与前篇有些出入。

    李琩压根就没看出来,我觉得都差不多啊?

    “撕了,重写!”王维一把掀起那张字帖,就要撕毁。

    李琩一把拦住:“别,你给我留着。”

    张旭的真迹放在后世,妥妥的国宝级稀世珍品,李琩不允许王维暴殄天物。

    这一举动,也引得众人一阵捧腹。

    张旭也是不好意思笑道:“隋王若是喜欢,我好好给伱写一幅,何必收藏一副残品。”

    “长史笔势,其妙入神,这里面的每一个字我都喜欢,必要收藏,”李琩哈哈一笑,还是将那副字要来,以后找人做成卷轴,方便收藏。

    接下来,在王维的监督下,张旭踌躇半晌后,猛灌了一壶酒,整个人的气势陡然一变,狂放豪逸,神意天放。

    只见他倏然落笔,调整着呼吸,手中长笔仿若剑器,形如龙蛇挥洒而下。

    一幅《补遗贴》就此诞生。

    李琩凑过去,瞪着眼睛仔细欣赏,好家伙,要不是有前身寿王的记忆,李琩一个字都不认识。

    这七拐八拐的,像龙又像蛇,他这点艺术细胞,真就欣赏不了。

    “翩若游龙,娇若惊鸿,妙啊,”李琩只能想到这两词了。

    只见李适之此刻已经低下头,去吹干宣纸上的墨汁,这是他们这帮人之间的老规矩,谁先吹干了,算谁的。

    李琩心在滴血,明摆着这幅字张旭是给他写的,结果冒出李适之这个不要脸。

    不过他是发自真心的,喜欢这帮人之间放荡不羁的性格,与毫无拘束的友情。

    .......

    翌日,

    李适之在御史台点卯之后,便派金吾卫将王琚府严密看视,没有他的手令,不准任何人打扰府内家眷。

    而他则是带着御史台的人去了户部查账。

    贪污罪,在大唐不是什么大罪,反正会让你吐出来的,左手倒右手,损失不算大。

    李隆基本人,也不想深究,毕竟王琚是他的老人,人都死了,你再揪着不放,显得自己太薄情。

    当老大的不讲情义,会让底下人寒心的。

    在户部司郎中王銲的配合下,李适之用了六七天的功夫,将王琚查了个底掉,王琚自己贪了多少,帮别人贪了多少,给李隆基上贡了多少,都查的一清二楚。

    当然了,汇报的时候,李适之肯定不敢提牵扯到李隆基的那些账目。

    “就这些?”李隆基将手中长长的一份卷宗看过之后,随意放在了一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