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民法医 > 第七百一十二章 实用
    因为这并不是看几本书就能简单学会的东西。做鉴定的法医,是要在鉴定报告上签字的。是要用确定无疑的语言,告知刑警们自己的判断的。

    如果这是一次考试,90%的正确率远不足够,甚至95%的正确率,也只会带来嘲笑。

    当全局几百名民警,不休不眠的熬了三天三夜,步行数十公里的做排查,最后发现是法医连尸体是男是女都搞错了,没有人会因为这是5%而露出体谅和礼貌的微笑的。

    江远很快在颅骨面上,插满了白色的小圆柱体,接着再拍照。

    这一次就拍的更细致,更缓慢了。

    坐在旁边解剖床上的曾连荣,此时突然有点意兴索然,道:“一般做面部厚度的标记,要几天的时间吧,我看有人做两三周的。”

    “恩……那如果判断不准,再加上查书和数据的话,可能是要的吧。”江远放下照相机,点了点头。

    他也是从LV3过来的,最早做一个颅骨复原术,用一个月的时间都是紧赶慢赶了。

    但现在是LV5了,不客气的讲,他现在完全可以写一本《实用颅骨复原术》之类的书,做个教材都没问题。

    再加上技能本身的特性,不用查资料也是优势之一。

    只是对曾连荣这种老老实实靠天才大脑和努力奋斗的法医,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冲击。

    “那你刚才说到民族,你怎么判断她的民族?”曾连荣问了一个难题。

    江远将白森森的颅骨重新转移了一个位置,以展现出特性面,道:“我的判断,混有古羌,苗瑶,肃慎濊貊的基因,其实也可以取DNA来查一查,做个参考。但在颅骨复原方面,这种DNA溯源也不够准确,表征是不一致的,要对照着看才行。”

    “这个要求太高了。”曾连荣听着江远的回答,眼皮子都在跳。

    江远“恩”的一声:“是有点趋于复杂了。”

    他的颅骨复原术也是刚刚升级到LV5,所以分外能够体会到复杂性的上升。

    一样是做颅骨复原,他之前考虑的可没有这么细致。更别说对比判断民族了。

    曾连荣叹口气,无奈摇头。

    江远只能低头继续工作。

    完成拍照工作后,就要导入数据,在电脑上开始做二维和三维图像了。

    早些年的话,这些其实都是手动来做的,耗费的时间更久,成本更高。对法医的要求,主要是雕塑和审美方面的。

    而今,这些步骤基本都被计算机给取代了,但门槛并不会因此而降低,只是增加了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到这一步,江远依然做的得心应手,曾连荣却已经不太看得懂了。

    其他法医更是早就进入到了看不懂的阶段。或许在江远放白色小圆柱体的标志的时候,大家还会觉得轻松,可这个步骤结束以后,这项工作瞬间就变的令人陌生了。

    一些法医悄然离开,也有新来的法医加入参观,但总数上,还是走的多,留的少。

    大家都有工作要做,单就开眼界这一点来说,大部分人都已经满足了。

    江远到了这一步也不再多做解释了。

    没有LV2的颅骨复原术打底的话,估计听都不太听的明白。

    江远也就进入到了沉浸式的工作中。

    良久,江远抬起头,却见旁边有张脸迅速的闪过。

    “詹法医。”江远看看四周,发现刚才门庭若市的解剖室,此时已经冷清的只有詹龛一人了。

    “我就想看看你用的软件,没有偷看的意思。”詹龛赶紧小声解释一声。

    江远笑笑,随口问:“有兴趣?”

    “有一点,但我电脑用的一般,我刚在想,其实用手绘素描的话,是不是更好理解一点。”

    “当然,你会素描?”江远有点意外。

    “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点。我还学过两年的雕塑。”詹龛笑了一下,并亮出身份,道:“我京城人,本来想走艺术路线的,后来阴差阳错学了法医。”

    詹龛眼神明亮的看着江远,他以前也了解过颅骨复原术,但他了解的东西,跟江远表现出来的差距太大了。

    相比之下,江远的做法显然更吸引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