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152章大明王朝建立世界格局的改变
    四散逃离,根本没有办法组织起像样的抵抗。

    阿鲁帖木儿望着满城的金银财宝,心中是后悔不已,后悔自己没有早一点搬走这些。

    不禁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明军,阿鲁帖木儿就算想要凭借辽阳城抵抗,也已经是找不到多少兵马。

    无奈之下,阿鲁帖木儿只能率领手下带走了一批金银财宝。

    然后在临走的时候放火焚烧辽阳的府库粮仓,想要不给明军留下一粒粮食。

    阿鲁帖木儿确定不中一路狂奔,把身后的明军甩得远远的。

    不过在辽阳城内,还有许多人不愿意跟蒙古人去往草原的。

    他们立刻发动起来,扑灭了熊熊大火,然后开城门迎接明军的到来。

    朱瀚率领着大军一鼓作气,就占领了辽阳。

    在攻占了辽阳之后,朱瀚立刻派出明军在周围的各个小县城接收当地的权力。

    辽东这个地方,自从唐朝末年割据独立以来,就再也没有汉人政权能够涉足到这里,要是论历史的话,辽东其实比幽云十六州还要惨痛。

    唐朝的时候辽东还属于卢龙节度使的管辖范围,等到契丹人崛起,当地的渤海人投靠了契丹,后来又等到女真人崛起建立金国的时候,辽东这里的本土汉人已经完全被女真化了,他们不再像祖先一样以炎黄子孙自居,而是以女真人的身份向中原一代迁居移民。

    后来蒙古人进攻辽东的时候,又是对当地的女真人展开了新的一轮屠杀和征服。

    如今明军进攻辽东,已经基本上没有什么汉人在辽东生存。

    所以必须派出手下的军队和官吏,在辽东各个县城迅速恢复对基层权力的掌控,把那些文明开化程度较高的人,尽快恢复他们的汉人身份认同,毕竟仅仅依靠数万明军是很难在辽东这里建立起来完善的统治秩序。

    “现在不论是辽东还是中原,人口都是严重缺乏,我们要想永远守住辽东,可不仅仅是赶跑了蒙古人就算完事了,必须要把那些蛮夷给赶出去,只留下来听话的,那就是大明王朝的汉人子民,至于那些不想当汉人的,则让他们滚回深山老林去当野人!”

    对于那些不肯合作的辽东本地人,朱瀚并不吝啬自己的残酷手段。

    跟随朱瀚前来辽东的刘伯温,对于朱瀚的这个策略也是深表赞同。

    “殿下言之有理,如今辽东百废待兴,最缺的就是人口,谁要是能够听从大明教化,那下官就派人给他们接济粮草衣物,谁若是敢忤逆朝廷的意思,那下官也会毫不吝啬对他们施以雷霆手段!”刘伯温在旁边缓缓的说道。

    在蒙古人打算北迁草原的时候,就已经在辽东境内大肆搜刮掠夺。

    那些不肯跟随蒙古人北迁草原的辽东人,要么被杀,要么被驱赶,最最好的结局也是被抢掠一空,所以辽东本地人如今已经是穷困潦倒的无以复加。

    明军要是不给这些辽东本地人接济粮草。

    恐怕一场大规模的饥荒就会在这里上演。

    毕竟如今可是辽东地区刚刚开春化冻的时候,按照往常的时节来说正是要播种的关键时刻,可是辽东人手中的粮食,早已经被蒙古人抢掠一空,甚至于连种地的种子都没有了。

    春天的种子要是播种不下去,那等到秋收的时候,一定会颗粒无收,根本没有余粮度过辽东寒冷的冬天,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一条路而已。

    所以明军利用手中的粮食,很快就在辽东重新建立了一整套大明王朝的华夏礼仪制度。

    各个县城的辽东人纷纷搬着自己家的祖宗牌位。

    向明军表示自己祖上是汉人的身份,表明自己跟蛮夷人不同。

    凡是能够得到明军认可汉人身份,那么这些辽东本地人就会获得一笔用来湖口的粮食,还有一批从中原分来的最新农作物种子。

    这些古怪的种子,一个个黄圆熘熘黄不拉叽的,十多万辽东人根本就没有人见过这种奇怪的粮食。

    “土豆?”

    “这是大明王朝,对于你们的恩惠,乃是中原最为高产的粮食,只要把这个种在地里,一年下来可以让全家人再也不用担心饿死!”

    负责教授辽东人栽种新农作物的大明,官员们开始沿街走向宣传土豆的好处。

    被蒙古人搜刮一空的辽东人,哪怕有万分的不情不愿。

    但面对如此情况,也不得不去播种这些奇怪的土豆。

    朱瀚想要用最快的手段在辽东建立稳固的统治秩序,首要任务就是让这些辽东人能够吃饱饭,只有他们吃饱饭了才能给大明提供徭役,然后建设道路水利等工程。

    土豆这个生长快又耐干旱耐寒冷的农作物,自然就成了辽东大发展的首选。

    大明英王朱瀚在辽东设置了辽东宣慰司由刘伯温兼任宣慰使。

    差不多一个多月后,朱瀚基本上把辽东全都给掌控在了自己手中,现在管辖的范围相当于后世的整个辽宁省、大半个吉林省还包括高丽半岛的北部,这就是大明辽东宣慰司的全部地盘。

    不过,大明军队要想再继续向北,征服那些更偏远地区的女真人,却是遇到了一个此时难以克服的困难。

    大明高丽副都护毛贵亲自来到了辽阳,向朱瀚汇报遇到的困难。

    “殿下,如今古州、开元、胡里改、牙兰这些地方已经被我大明军队收入囊中,但是要是再往北的话,那些女真人可就要难对付的多,这倒不是说更偏远地区的女真人战斗能力有多么强悍,而是他们居住的地方除了深山老林之外,遍地是湖泊沼泽,一旦到了春夏时节,立刻就化为一个个吞噬人命的沼泽暗坑,而到了秋冬时候,全都是一片茫茫雪原,人畜一旦走上去,连方向都是无法辨别,我大明军队就算是再勇敢善战,恐怕也无法顺利通过这些遍地都是沼泽的地区。”

    毛贵作为大明在辽东高丽一带的先锋官。

    其与女真人作战大大小小不下百次,早已经摸清了女真人的实力和分布情况。

    越是靠近南方的女真人越是文明开化一些,而越是往北的女真人,因为穷乡僻壤的关系,更加的野蛮落后。

    而且东北这个地方变成后世的黑土地北大仓,其实是进入近代社会以后的事情。

    在古代的时候,东北平原遍地都是湖泊和沼泽,连一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

    除非是本地女真人亲自领路,否则外来人一旦踏入其中,很容易就在沼泽当中迷失了方向,或者直接沉入沼泽之中丢掉性命。

    到了近现代之后,因为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原汉人移民到了东北,这才进行了一系列的垦荒围田,消灭了一大批的沼泽。

    而一直到了新成立,又是有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农民对东北平原进行建设,才把东北建设成了真正的大粮仓。

    以如今朱瀚身处的这个元末明初时代来说,东北是所有人望而生畏的林海雪原。

    大明军队进攻的最前线也只能止步于胡里改万户府附近。

    也就是后世吉林省的南部地区。

    “殿下,末将觉得再往北的那些女真人虚弱不堪,人数也不是很多,土地又如此的苦寒贫瘠,不如我大明在胡里改此地设置边境要塞防守就好了。”毛贵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仅是毛贵这么觉得,就连刘伯温等人也是非常认同他的这个观点。

    不过哪怕众人都是如此赞同这个观点,朱瀚却是表示了自己的坚决反对。

    “毛将军你说往北的女真人虚弱不堪,那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他们无非就是因为太过于闭塞落后,缺少铁器铠甲等强有力的武器,而我大明若是在辽东设置边塞发展城镇之后,北方的这些女真人一定也会借此发展起来,等到了那个时候他们获得了辽东的这些兵器,然后还不受我大明朝的掌控,时间久了必定会成长为一股难以安定的势力。”朱瀚缓缓的说道。

    贸易与交流对于人类社会来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东西。

    哪怕是北边的落后女真人也依旧是懂得这个道理。

    而一旦大明在辽东的统治稳固下来,那北面的女真人肯定会利用自己手中的特产来向辽东的汉人进行贸易交换,时间长了,女真人也会逐渐掌握铁器和其他兵器的使用制造,一旦等到他们有了进犯大明的心思,大明朝恐怕重蹈历史上女真建立满清的覆辙。

    所以朱瀚对于东北的策略执行的是大辽东战略。

    从概念上来说,小辽东就是仅仅包括辽东半岛,然后再加上部分的吉林高丽部分地区。

    而朱瀚想要执行的大辽东。

    这是整个长城关外的所有东北土地通通属于设置的辽东行省或者宣慰司。

    “我跟陛下早已经商量过了,我大明在辽东要执行大辽东战略,只要是辽东以北至冰海的所有土地不管是荒山野岭还是冻土高原,通通都要收归,我大明所有!”

    “所以北边的这些女真人绝对不能忽视他们,一定要把他们收复在大明的直接统治之下。”

    朱瀚可是知道。

    从东北到东西伯利亚的这一片广袤土地可不仅仅是后未来的粮仓,更是遍布着无数的木材,黄金,白银,铜矿,铁矿,煤矿等矿产。

    说这一片土地是无价之宝,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大明王朝若是在建国的扩张高潮期,都无法征服这一片土地,那等到后世子孙的时候,恐怕更是无能为力。

    朱瀚可是知道,从大明王朝建立的那一刻开始。

    整个世界的天下格局就已经踏入了即将天翻地覆的时刻。

    这种变化不仅仅是在东方,也是在西方!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