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248章心动的朱元璋
    “七五,你跟我说说,你到底打算是怎么办?”朱元章立刻问道。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这些边疆民族与我们曾经有过共同的敌人,那就是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人!

    蒙古人现在已经被赶跑了,时间一长,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他们与我们之间恐怕也难免会产生新的矛盾。

    其实大多数的矛盾都是因为彼此之间沟通不好,我们说的一件事情在他们听来,却会认为是另外一件事情,所以首要任务就是在边疆地区大力推广大明的官话和汉字。做到车同文书同轨,把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做过的事情,在遥远的边疆地区再做一遍!”

    听到朱瀚这话,老哥朱元章非常赞同的点点头。

    他一边抚着自己精心留出来的两撇胡须,一边点头说道。

    “这个点子,咱以前也想到了!当年秦始皇不愧是千古一帝,车同轨书同文,到现在我们都还得学他呢。咱以后如果能像秦始皇这样,给子孙万代留下这么一个好法子,也不枉当这一回大明皇帝。”朱元章用半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听到老哥朱元章的话,朱瀚非常有自信的点点头说道:“当年秦始皇留下的政策都是在政治上的,现在老哥你只要听我的,给咱们大明留下一套文化上的,不!应该说是精神上的大一统,那必然也将会跟秦始皇一样名垂千古,后人无论经过多少代人都会知道你的伟大!”

    老哥朱元章一听这话,顿时脸色都激动的通红起来。

    “真的吗?那你快说说,想让咱怎么做!”

    朱瀚不紧不慢的说道,“其实这些事情咱们也已经算是得心应手了,并不是多么新奇的招数,就比如刚才我说的推广大明官话和汉字,在蒙古草原上现在不就已经做的很好嘛!”

    朱元章听到这话也是露出满意的微笑。

    自从蒙古人崩溃之后,草原上就一直受北平都护府的管辖。

    那里的蒙古王爷们已经被大明尽数收编,他们全部交出了手中的草场和山林土地。

    绝大部分的蒙古王爷都搬到了北平去享清福去了。

    这些交出来的土地,大明也不是白白占有,而是每年付给他们租金。这些土地和草原被分配给蒙古各个部落的牧民,牧民们不再受王爷和领主的管辖,而是直接受大明官府的管辖。

    这样一来,就省了一层“中间商”赚差价,他们上交的税赋和贡品就少了非常多。

    牧民们生活比原来提高了好几个档次,幸福度一上来,对于大明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拥护。

    朱瀚紧接着说道,“我们在草原上实行的政策,无非就是拉拢分化他们的上层,然后让利于给他们的下层百姓,这样一来没有了上层贵族领头闹事,下层的百姓得到了实惠,就再也不会有人想要反叛我们大明。”

    老哥朱元章自然是聪明人,经过朱汉这么一说,立刻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他对朱瀚说道:“你说的咱都懂了,就是说把在草原上已经获得成功的经验,在哈密这些地方在推行一遍是吧?”

    朱瀚点点头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朱元章随后又说道,“可是哈密那里跟草原上又有不同,当地许多都有大批的城镇和和村寨,他们的人口可比草原上多多了,仅有的一些绿洲土地恐怕还不足以用来给下层百姓们分配实惠吧。”

    朱元章这个话说的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哈密那里的情况,跟草原上有很大的不同。

    当地虽然也有大片的土地,但许多都是戈壁沙漠,几乎所有的人口都聚集在一些绿洲和部分草原上。

    就算把他们的上层贵族手中土地,全部都掌控在官府手中,分配给下层百姓,每个人也不会非常多。

    朱瀚笑着说道:“这一点其实也不是问题,每个地方情况不同,自然可以因地制宜,蒙古草原上地处偏僻,除了放牧之外也闹不出什么别的花样,而哈密这个地方不同,处在东西交会的丝绸之路上,我们不仅可以在土地上做文章,给下层百姓分配一些土地实惠,更可以拉拢许多中下层的商人,在商业上让他们分享到实惠也是一样的道理。”朱元章顿时明白了朱瀚的意图。

    商业的重要性,朱元章现在可是深有体会。

    大明现在国库充沛,有很大的功劳就是因为江南地区和几个港口的商业繁荣,为官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才可以供养如此庞大的军队和官员,而且还有很多的财力去实行普及新学教育。

    当然朱瀚所说的让利给中下层百姓,绝对不是对他们敞开圣母情怀,只给他们送好处送温暖,而不提什么要求。

    朱瀚的策略是让这些哈密地区的中下层百姓和商人们得到经济上的实惠,改善他们的民生和条件,而对于他们其他方面的诉求,则要严格按照大明官服的制度进行。

    比如什么尊重特权,是绝对不可能获得允许的,无论他是维吾尔人还是哈撒人还是蒙古人,或者说是汉人,都必须应该服从大明官府的管理。

    当然也不论他们是什么宗教信仰,所有人在大明律法面前一律是人人平等。

    这话听起来平平无奇,但真正实际实施之后,将会让大明朝廷受益无穷。

    “以后天下的形势会越来越复杂,等到民众觉醒的时候,许多民族都会觉得自己是某一片土地的主人,特别是这些边疆地带,他们会觉得自己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如果不从源头上扼杀他们这种分离独立的思想,将来必然会酿成大祸。”

    朱瀚说的之后这番话,可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

    后世历史上各地民族主义抬头,造成各种分离势力崛起,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大明将来严守这三个治理边疆的策略。

    第一就是推广大明的文化。主要是官话和使用汉字,让这些边疆民族的百姓们知道自己属于中华文化一部分。

    第二个则是斩断这些边疆贵族和普通百姓们之间的联系,具体手段参考在草原上分化打压各个部落的贵族。

    采取赎买或者租赁的方式把他们手中掌握的土地草原等生产资料给收归国家所有,然后再由国家把她们分配给需要的普通百姓,从而建立起国家朝廷直接管辖百姓的制度,杜绝了这些民族主义崛起的土壤。

    第三步,这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边疆上的官府都要严守底线,而不是一味的姑息纵容,这个底线就是各族平等,各种文化都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各个民族的文化再灿烂辉煌也不能够成为他们分离割据的理由,坚决杜绝以闹治国,或者换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坚决杜绝那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喝的政策。

    只要做好了这三条,那么将来大明的边疆必然会稳固。

    老哥朱元章与朱瀚商量之后,便决定把这些国策以将来祖宗之法的名义彻底固定下来,毕竟这三条国策的前瞻进步性,足足领先这个时代数百年。

    哪怕到了现代文明社会,也是行之有效的。

    让后世的子孙和朝廷遵守,必然没有半点害处。

    说到这里,朱瀚便又向老哥朱元章提醒道,“哥,最近草原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数的牧民百姓们都在都在大明的统治下过上了好日子,今年是在北平举行各部落联盟大会的,你是不是应该亲自去主持一下这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会。”

    朱瀚的话让朱元章确实有些心动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