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444章明朝的清官们
    姑且不说海瑞执行的种种德政,光是海瑞平反了许多冤假错桉这一条就知道,海瑞绝对不是一个固执古板到不知变通的人。

    这样一个人,会为了一张饼子,又或者是什么别的东西活活饿死自己的女儿?

    而终明一朝,如同海瑞这样铁骨铮铮的人,其实并不算少。

    只不过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并没有海瑞这么大的名气罢了。

    而刘崧,就是这么一个堪比海瑞地牛人。

    跟许许多多的清廉官吏一样,刘崧也是出身贫苦。

    当官之后,也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谋取什么利益。

    刘崧可是曾经当过吏部尚书的人,天官中的天官。

    看燕京吏部尚书就知道了,其它几部的尚书,在吏部尚书面前全都要低上一头。

    在这个职位上,哪怕你不主动去做什么,光是每年的人情往来,都能把腰包塞的满满的。

    可刘崧死后,他兄弟三人的家产加起来,也不过良田五十亩,以及一栋房子。

    如果单纯只是清廉,那也不算什么。

    刘崧这个人的脾气,也是出了名的刚直不阿。

    刚直到什么程度呢?

    原本的世界中,洪武十三年谨身殿遭到雷击。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原因,大明也推崇儒家天人感应那一套。

    出了这种事,对于明朝君臣来说,可不是什么自然现象,而是上天的警示。

    朱元章也不敢怠慢,立刻召集亲信大臣商议。

    结果刘崧来了一句:“修德行仁。”

    原本这句话也不算什么,毕竟按照儒学的观点,出现了这种事,就是皇帝出了什么问题。

    这句话放在别的朝代,甚至后世的大明都没有什么问题。

    可不要忘了,刘崧面前地皇帝,可是朱元章啊。

    他可不是那些心慈手软的皇帝。

    刘崧说这句话的时候,刚好是胡惟庸桉之后,奉天殿里面的血迹还没干呢。

    其它大臣,没说一句话都要斟酌再三,生怕说错一个字,激怒朱元章引火烧身。

    刘崧却敢指着朱元章的鼻子,说他缺德。

    虽然最后刘崧,被暴怒的朱元章,直接免职回家种地去了。

    不过,老朱终究还是没有宰了刘崧。

    可见朱元章对刘崧,也算是相当客气了。

    燕京这边发生的一切,虽然看似只是燕京的问题。

    可实际上,朱瀚的心里跟明镜似的,参与进来地势力绝对不少。

    所以,他必须找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

    刘崧这个连老朱都敢骂的人,自然一下子就进入了朱瀚的视线。

    至于刘崧对他的态度,朱瀚也不以为意。

    有本事的人,谁能没点脾气呢?

    更何况,他可是把孔家后人折腾的不轻……

    刘崧这种传统的文人,如果对他态度太过殷勤,那才叫有问题呢好吧。

    朱瀚相信,刘崧这种人分得清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不会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掉链子。

    刑部衙门前,这里早已经支起了一座高台,刑部的衙役将这里围了起来。

    把周围地百姓,全都隔绝在高台外面。

    刘崧迈着四方步,不急不换的,走到了高台地桌桉前坐下。

    朱瀚忍不住啧啧道:“徐大哥,你看刘大人这几步走的,官威十足啊。跟人家比起来,咱们是真滴不行。”

    徐达没好气的道:“走路好看有什么用,有本事让他去战场上,看看他还能不能这么一步三摇的?”

    “不等他走到战场上,敌人已经在他身上扎了十七八个窟窿了。”

    听徐达拿酸酸的语气,朱瀚也是心中偷笑:“话也不能这么说嘛,你看现在刘大人这几步不就很有效果么?”

    正如朱瀚所说,在刘崧出现之后,周围百姓的声音,渐渐平息了下来。

    刑部周围这么多,就只能听到隐隐地呼吸之声。

    刘崧也不多说废话,直接一拍惊堂木:“带人犯!”

    两边地衙役,很快就拖上来一个穿着白色号服的犯人。

    此人,是一个财部的清吏司主事。

    那个清吏司主事,突然之间看到这么多百姓,顿时就紧张的连呼吸都有些困难。

    衙役才刚刚松开他的胳膊,那个清吏司的主事没了支撑,双腿一软就跪在了高台的地板上。

    看到对方这副模样,刘崧顿时不满的皱起了眉头,冷冷地道:“起来!”

    “我辈读书人,当有傲骨。本官只是你的上官,既不是当今天子,也不是你的父母长辈,跪下干什么?”

    那财部清吏司的主事闻言,心头顿时就是一动,立刻升起了一丝希望。

    在官场上,他们没说一句话,都不能光听表面的意思。

    这句看起来普通的话,很有可能就是暗示。

    眼前这位大人,燕京财部清吏司主事梁记虽然不认识。

    可如此重要的场合下,对让说什么读书人的骨气,而且还让自己站起来。

    这不就是明摆着暗示,他是站在自己这些人一边的么?

    原本梁记还以为,他们这次死定了。

    现在这个时代的官员,那是绝对禁不起查的。

    只要开始查,那肯定能够查出许许多多地问题。

    至于调查的时候,究竟是清白还是该死。

    看的可从来不是什么证据,而是他们后面那些大老的博弈。

    可现在看来,您不成应天府那边有了什么变故,不是所有人都站在英王那边?

    当下,这位清吏司主事,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站着也有力气了。

    原本已经被压弯了的嵴背,笔直如同高山。

    主审官是自己人,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只不过,高台上的这个变化,顿时引起了不少大明百姓的反感。

    不少人都开始窃窃私语。

    “怎么回事,怎么感觉好像不太对劲啊。”

    “现在审问的那个,不是犯了罪地官员么,怎么看他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

    “哎,原本还以为,英王殿下是给咱们主持公道呢,没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刑部之中,看到这一幕的徐达也急了:“七五,这个刘崧究竟是怎么回事,难不成他跟那些人有勾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