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谍影凌云 > 第八百七十五章 购买情报
    这些药只要能让几位将军继续赚钱,他们和楚凌云之间便是牢不可破的利益联盟。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老头子。

    根据许麟调查的结果,老头子对楚凌云真的很不一般,战情组抗战期间刺探到很多重要的军情,这是他们的功劳没错,许麟无法理解的是,老头子为什么坚持把石原商行奖励给楚凌云?

    那可是汤伯远盯上的肥肉,结果汤伯远别说吃肉,连汤都没碰到,自己还受了伤。

    最多是闻了下香味便被赶走。

    这些仅仅是国内。

    楚凌云在美国的关系更硬,美国人想强行夺走他的药厂,最终却妥协,让出了一半的产量给中国,而楚凌云没让任何人帮忙,自己便做到了。

    根据调查,楚凌云是美国一位州长的金主,并且和麦克将军关系很好。

    别的不说,麦克就在日本,盟军是不在了,但美国的强大力量依然在亚洲,就算是老头子也要考虑麦克的态度,有这层关系在,楚凌云相当于拥有了免死金牌。

    难怪戴老板会对楚凌云那么忌惮,换成他也忌惮,肯定要压制。

    鲍胜群出了个不错的主意。

    许麟并不在意楚凌云的关系,他的关系越强大越好,许麟并不是直接针对,而是让戴老板和楚凌云去斗,这是中统和军统明面的矛盾。

    中统毕竟是情报部门,就果党现在的情况,只要发生过的事,想查出来不难。

    高层可是有不少人都知道楚凌云的情况。

    许麟按照鲍胜群给他的计划,开始寻找物色沈汉文身边的人,一口吃不成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次的计划不是短期内能凑效,可一旦成功,未来军统将会是一地鸡毛。

    搞不好军统要元气大伤,如今楚派力量可不弱。

    除了楚派内部人员外,楚派的外援也不少,上海站王跃民和楚凌云的关系最铁,被贬到香港的贺年同样是楚凌云的伯乐,对楚凌云多有支持。

    包括情报处的许义,总务处的吴庸,和楚凌云的关系都不差。

    这些力量加在一起,就算是戴老板也没办法轻视。

    美国,史密斯满意的从药厂离开。

    新药产能再次增大,战争结束,除了给国防部准备的储备药物外,他们已被允许投放民间市场,如今民间对新药的呼声很高,之前战争期间买不到,不过有部分人通过别的渠道拿到了这种救命药。

    很多老百姓期盼着新药上市。

    他们首批投放市场的就有五十万支。

    听起来很多,可面对庞大的市场,这点药根本不够,刚放出风所有新药便被订购一空,价格依然很高。

    有人说,他们药厂赚钱的速度堪比印钞机。

    在史密斯的心里,印钞机也没有他们药厂赚钱。

    史密斯现在野心膨胀了不少,州长无法满足他,他以后要竞争更高的职务,甚至是总统也未必没有希望,美好的前程就在眼前,药厂是他最大的支援,他对这里最为看重。

    “老板,刘先生来了。”

    刚回到办公室,他性感的女秘书便来进来汇报,史密斯马上起身,亲自迎接。

    能让史密斯亲自接的人不多,更不用说中国人。

    刘成柱可以说是少有的特例。

    “刘,学校那边怎么样了?”

    见到刘成柱,史密斯主动询问,楚就是他的衣食父母,最大金主,若是没有楚凌云的支持,他恐怕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落魄到流浪是不可能,但享受到了权贵,让他再去做个普通人,他肯定无法适应。

    楚凌云的事就是他的事,他对楚凌云的事情非常重视。

    “不是太好。”

    刘成柱正是为此事过来,楚元辰他们的学校今年夏天便开始了招生。

    不过招生的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对这所新的学校很多人有顾虑,哪怕是免费,送孩子上学的人也不多,除了不大相信美国人会那么好心外,还有一点,不少孩子要帮家里人干活。

    美国的学校有奖学金,但不像国内那样可以每个学生都发。

    国情不同,招收大量华人学生的学校本就耀眼,如果他们做的太过,很容易引来其他人的抗议。

    “怎么回事,有人捣乱?”

    史密斯眉头一皱,他明白楚凌云对家人的重视,除此之外,他对楚元辰也是相当的佩服。

    他认识楚元辰九年,很清楚楚元辰是什么样的人。

    楚元辰夫妇是真正伟大的人,他们愿意为了教育奉献终身,并且一直在这么做,不管是为了楚凌云,还是因为楚元辰的人格魅力,史密斯都是心甘情愿的愿意帮他们的忙。

    “没有,但招生一直不顺,至今不到一百名学生。”

    刘成柱摇头,楚凌云给父母准备的学校可是能容纳几千人,一百人不到,零头都没有,最初楚元辰可是招聘了不少老师,若不是他一开始没招太多,恐怕老师都会比学生的数量多。

    面对这种情况,楚元辰非常发愁。

    美国老师的薪水很高,他们每个月开出大量的美元,却只能帮到这么点人,楚元辰怎么会不急,简直就是在浪费金钱。

    这些钱要是放在国内,不知道能帮到多少的孩子。

    “为什么招不到人?”

    史密斯问道,刘成柱把调查出的结果,详细告诉了他。

    这边的华人并不少,但普遍生活困难,因为之前排华法案的存在,他们的日子过的很苦,现在有免费的学校,他们也供应不起。

    并不是说免费就可以什么都不用。

    伙食费呢?

    学校收的伙食费很低,即使如此也被人抗议到市政府,这些美国人的想法和其他人不同,他们喜欢拿同类对话,你只要做的比人家好的多,总会惹来非议。

    说是为了公平,事实上就是最大的不公。

    真公平,之前为什么会有排华法案?

    除了伙食费,还有劳动力的原因,别看是小学生,他们在家一样要做事,力气活做不了,能做点别的,比如帮点小忙,又或者帮父母照看弟弟妹妹。

    没有了这些孩子,更小的孩子就没人照顾,迫使他们的父母拿出额外的精力,间接的影响他们的收入。

    史密斯最清楚这些情况,想了下,他随即说道:“用福利院的形式呢?”

    “不行。”

    刘成柱直接摇头,他在美国多年,对这边非常了解。

    福利院的模式可以解决掉这些问题,但他们不是只针对华人的学校,只是招生的时候偏向于华人。

    只收华人,马上又会被抗议。

    就像学校的老师不能全部用华人一样,而且汉语属于选修课,学校内一样要说英语。

    若是换成福利院模式,生源是不用在担心,但以后能招到多少华人学生就是个未知数了,恐怕更多的位置会被美国的其他人所占领。

    别以为他们嘴上喊着自由,公平,就真的做事公平。

    最不公平的就是他们,一旦发现了好处,他们会一窝蜂冲过来。

    “我们问问楚,他肯定有办法。”

    史密斯没了主意,看向刘成柱,刘成柱眉头紧皱,老板并没在美国,甚至没来过这边,告诉他真的有用吗?

    不过在他的心里,老板又是无所不能的人,就没有老板做不成的事。

    “可以试试。”

    想到最后,刘成柱叹气点头,学校必须尽快招够学生,今年最少也要招够三百人。

    明年争取再多招一些,这样学校才能稳定向上的发展。

    两人一起合计电文,很快这封跨洋电报便到了重庆,送进了楚凌云的办公室。

    电文内容不短,史密斯趁机汇报了药厂的事,至于刘成柱负责的那些,并没有在里面说,否则内容会更长。

    刘成柱掌握的那些,有些不适合让史密斯知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