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1995小农庄 > 第189章意外
    王庆文两口子倒是知道这是鲁迅先生说的话。

    但不知道为什么王素素听到这句话就笑了。

    不知道也正常。

    本来就是王素素怀孕后不方便,陈凌睡前老是躺在床上念叨这句话,刚说的时候没啥,越说越可乐。

    也只有他们两人能听懂。

    但总归王素素没事就好,一家人还是要开开心心,和和美美的嘛。

    今天饭馆人多,他们又等了五分钟才开始上菜。

    以蒸、烧、炸为主的特色码头菜端上桌,滚滚热气伴随着香味,在寒冷的冬日,让人的心一下也暖了起来。

    蒸肉糕,烧菜豆腐,烧猪肝,扣肉,糍粑,蒸饼,炸藕夹……

    一道道菜,量极其足,用一个个瓷盆装盛,简直超乎想象。

    常言道:“秦岭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按理说他们这里也是大米为主,但水田过于少了,另外地处三省交界,为止也特殊,所以和其它地方不一样。

    “蒸饼里面也是肉?”

    陈凌小两口这大半年不缺肉吃,早就奔着清澹去了,结果拿了个蒸饼,咬了一口,发现油汪汪,里面肉也不少。

    “是啊,今天尽情吃肉,就当提前过年啦。”

    王庆文豪气道。

    随后看向陈凌:“凌子没吃过蒸饼吧?这东西其实还有别的叫法,里面放素菜的蒸饼叫‘菜蟒’,放肉的叫‘肉龙’,你尝尝,可好吃了……”

    陈凌尝了尝味道确实可以。

    就是也有浓厚的码头特色,蒸饼油大肉多,面饼也瓷实,很管饱。

    跑船的忙起来有时候一天吃不到东西,早起吃几个肉蒸饼,能扛一天。

    王素素吃了半个就不吃了,递给陈凌让他吃。

    然后再换成别的。

    她很多东西不能多吃,就是尝尝老家的味道。

    剩下的全交给了陈凌解决。

    不过难得下馆子,除了陈凌小两口,大家吃得狼吞虎咽。

    王真真和两个小侄子也是吃得满嘴油。

    “东东,吃这么勐,这菜有你姑父烧得好吃吗?”

    王庆忠看到儿子吃得小肚皮都鼓起来了,便笑着问道。

    “没有姑父烧得好吃。”

    东东头都没抬,抓着糍粑边吃边道。

    “那你为啥吃得这么勐?”

    王存业也问。

    “因为下馆子了。”

    东东想也不想的说道。

    好家伙,因为下馆子了……

    众人一阵哄笑。

    下午两点多,这顿家宴才真真吃完。

    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就像小东东说的那样,今天下馆子了,吃得也很高兴很过瘾。

    陈凌抢着付钱的时候,被王庆文挡下来了。

    这样的家宴又怎能让女婿结账?没那个道理的。

    以前王素素刚出嫁的时候,他和王庆忠就说好了。

    妹子每年回来,家宴一人管一次,这样也公平。

    ……今天上午开完会,王庆文两口子也闲下来了,明天甚至后天周一也不忙,连着两天没课,所以一家子人并不着急回去,就在集上闲逛。

    下午人流渐渐稀少,甚至有些摊位都空了。

    没有上午的时候热闹,但是也能淘到点不错的东西。

    陈凌就被一个卖小乐器的吸引,挑了个竹埙。

    随后又买了柄锄刀,准备冬天闲着没事跑山时用。

    锄刀,顾名思义,就是如同锄头一样,能够装木柄的刀。

    刀把的位置是铁管形状的凹槽,可以拆卸。

    不装木柄的时候能当柴刀、砍刀,装上木柄就类似与关刀一样,遇到野兽时候能有效的防身。

    “这刀不错,你买刀就行了,回家我给你削一根好木柄。”

    王存业说道。

    随后看到陈凌抓着一杆红缨枪不撒手,眼看着要买了,赶紧阻拦:“这个家里也有,在柴房里放了好多年了,又没钢叉好使,买这个干啥。”

    “哈哈,我就是看到了,想买来玩玩。”

    他这半年看武侠看多了,老想着舞刀弄枪。

    王存业无奈了。

    心想这女婿,别的都好,就是玩心太重。

    一路逛着,出了镇子口,到了南边的大桥上。

    桥上也有摆摊卖东西的,东西比较杂,多为小娃娃玩具,糖葫芦、搅搅糖、米花糖等小零食,王真真倒还好,这半年在陈凌家吃的好东西多了,没什么反应,两个小侄子见到这里的东西,可不得了,立马就走不动路了。

    但晌午吃得太饱,最后也只是买了些两斤米花糖。

    再往南,还有一些卖煤油、蜡烛、火柴、皮毛等日用品的。

    转完桥上,又去码头附近看了看。

    粮食、茶叶、药材大部分都是从这里运出去。

    他们站在码头闲聊着,跟在后面的黑娃两个忽然汪汪大叫起来,陈凌顺着他们大叫的方向一看,码头西侧一个戴墨镜的汉子正在勾着手指“嘬儿嘬儿嘬儿……”的叫两只狗。

    汉子个头不高,三十岁左右的年纪,精瘦的身材,皮肤黝黑,留着干练的短发,看着很普通,但配上墨镜,却有种莫名彪悍的气质。

    这时候他正和几个鹞子客站在一块,不过穿着上比鹞子客们要好太多了。

    陈凌看清这人的模样后,满脸的意外。

    “山猫,你怎么来这里了?”

    “哈哈哈,富贵,我也没想到你在这儿,还说回去的时候从你们那儿过呢。”

    山猫露出笑容大步的走过来,伸出手跟陈凌握了握:“看到这两只狗,我就知道你在。”

    说着,摘下墨镜看向两只狗,又问:“最近它们怎么样啊,配过种了吗……”

    好家伙,遇人先问狗。

    这种交流方式,陈凌还真有点不适应。

    别说他,连旁边的王素素,以及老丈人等人都有点懵。

    而且满心疑惑。

    这人谁啊,跟鹞子客站一块,陈凌咋认识的。

    “还没配过,它们俩看着块头大,其实还小,也一直没啥发情的迹象……”

    陈凌摇摇头。

    自家狗是洞天养出来的,跟其它狗还不太一样。

    他不愿意深聊,就问:“你怎么也在这儿?”

    “我啊,陪老师过来的,老师准备年底出本书,有关濒危动植物的,要过来找他老同学写两段话,署个名,顺便再进山补上几张照片去。”

    山猫说道。

    “你老师?韩教授?”

    “是啊。”

    “韩教授的同学,在我们这儿?”

    “没,在隔壁县,翻两座山就到了,他们多年在那里驻扎,是观察朱鹮的……”

    “朱鹮?!”

    陈凌更惊讶了,我们附近居然还有这么宝贝的东西。

    “嗯,朱鹮就是一种鸟,长得跟白鹭差不多,怎么跟你解释呢?这鸟它很珍稀,以前全世界都找不到了,我们把这个称作灭绝,前些年无意间才在这边发现它们最后的种群,所以拍鸟类学家进行保护观察……”

    山猫以为陈凌不知道,便为他详细解释了一番。

    陈凌倒是没什么,因为他知道朱鹮。

    身后的王庆文等人却大受震撼。

    听着山猫嘴里一连串蹦出来什么教授啊、出书啊、鸟类学家、调查啊的,虽然不知道干啥的,但一听就觉得很厉害。

    越听越觉得情况不对,这女婿整天窝在村里怎么能跟这样的人打上交道?

    就连忙把王素素拉到一边询问。

    没办法,王素素只好把鳝鱼的事情稍稍透露了一些。

    王存业老两口顿时愣了半晌,满脑子全是那句两条鱼卖了一万块。

    老天爷啊,这是啥世道?!

    两条破鳝鱼卖一万……

    这女婿现在本事大的有点吓人啊。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