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2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九锡 > 495【命数如织】
    陆沉进入军事院节堂和几位军务大臣磋商兵事,亲兵们就在外面等候。

    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李公绪发现这些同袍在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先前他们在侯府的时候也会嬉笑谈天,本就是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这种情况也很正常。但是当他们进入外人的视线,立刻变得沉默寡言气氛森严,那种冷冽的杀气从内到外散发出来。

    秦子龙似是看出他的疑惑,淡然地解释道:“出门在外,兄弟们没人愿意给侯爷丢脸,哪怕侯爷不会因此责罚我们。”

    李公绪点头道:“我明白了。”

    正午时分,陆沉忙完军务,带着亲兵们穿街过巷,径直赶往皇宫。

    他们显然没有时间坐下来吃午饭,秦子龙带着李公绪和另外几人,在街上买了一大摞烧饼,就着随身携带的水囊填饱肚子。

    这一次李公绪终于看到了陆沉和亲兵们一起用餐。

    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陆沉站着或是坐着,他就像是一块充满吸引力的铁石,所有亲兵都会下意识地以他为核心。

    少年心中暗暗感慨,这是何等可怕的威望。

    他一边啃着烧饼,一边悄悄打量着陆沉。

    只见他眉头微皱,很显然哪怕是在这段短暂的吃饭时间,这位年轻国侯也在思考大事。

    陆沉在宫中待了大半个时辰,然后又去了一趟中书,这次李公绪被他带在身边,少年旁观了他和两位宰相商讨边军后勤的细节。

    等到从中书出来,陆沉又回了一趟军事院,忙完之后已经入夜。

    永嘉城华灯初上,数十骑策马缓行,朝着山阳侯府行进。

    人间渐趋静谧。

    李公绪位于队伍之中,看着前方那位年轻国侯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

    这就是陆沉的一天。

    与李公绪想象中的波诡云谲毫无关联,相反却有些平淡无奇。

    没有惊心动魄步步为营,有的只是从早到晚忙碌不停,但是有几个画面让李公绪印象深刻。

    早上亲兵们谈论陆沉时,脸上洋溢着的骄傲和崇敬。

    中午在街边暂歇啃烧饼时,陆沉平静而又深邃的目光。

    在中书和两位宰相商讨江北边军粮草供给时,陆沉寸步不让甚至和右相薛南亭起了争执。

    这些画面在他眼前交织融合,最终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有两个字悄然浮现在少年的脑海里。

    务实。

    在虚浮之风盛行京城的当下,这样一个二十岁出头就登上高位的年轻人,还能保持如此谨慎且勤勉的心态,李公绪当然知道这有多么难得。

    他忽然明白陆沉为何能在短短几年里青云直上,为何能在边境击败不可一世的景军,为何能得到天子绝对的信任。

    为何能让他祖父主动结交,并且将李家的利益和他联系在一起。

    回到山阳侯府,陆沉转身看着亲兵们,微笑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子龙明天换一批人随我出门。留在府中的人也不能懈怠,操练之余多看看书提升自己,将来才能有所作为,而不是一辈子当我的亲兵。”

    秦子龙朗声道:“是!”

    他顿了一顿,又讨好地笑道:“能一直跟着侯爷才好呢。”

    “夯货。”

    陆沉笑骂一句,随即转身向后宅走去,亲兵们也都笑了起来。

    李公绪静静地旁观这一幕。

    陆沉没有因为他是李道彦最疼爱的孙子,就对他另眼相看,或者特地跟他多说几句话。

    李公绪心中并无失落,相反他隐约觉得这就是陆沉可以收获这些亲兵忠心的根源。

    一视同仁。

    他望着陆沉远去的背影,心里悄然涌起一抹敬意。

    这一晚他打破了自己坚持多年的规矩,没有秉烛夜读,洗漱过后早早就躺在床上。

    少年闭眼想了很久,一个念头逐渐成型,而且越来越清晰且坚定。

    原来祖父让他拜师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出于那些复杂的考虑,或者说那些因素只是附带,祖父最大的希冀是他能够接近陆沉,学习他的优点。

    将来成为他那样的人。

    这才是锦麟李氏真正的未来。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